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88.241.82
  • 學位論文

無師自通,消遣有益:《科學畫報》與1930年代的中國科學化運動

Learning without Teacher, Benefiting from Pastimes: Science Pictorial (Kexue Huabao) and the Popularization Movement of Science in 1930s China

指導教授 : 鐘月岑

摘要


由民國時期最具影響力的科學社團中國科學社主編、中國科學圖書儀器公司發行的《科學畫報》是民國時期最暢銷的通俗科學雜誌。《科學畫報》創刊的1933年正值中國科學化運動熱烈開展之際,出版界也由《良友》引領第二波的畫報潮,其出現因此可視作科學界與出版界兩股潮流的結合。本文以《科學畫報》為中心,一方面指出科學社群內外部的變化是中國科學社在1929年後由研究向普及轉型的原因,1930年代廣義的中國科學化運動因而可視為科學家-知識份子因應現實環境而主動調整其與社會大眾的關係。另一方面,不同於當代主流科普的中心擴散模型,《科學畫報》的知識內涵與視覺呈現實是一系列包括文字與圖像、專業與利益、教育與娛樂等充滿張力的價值取向協商的成果,訴求視覺感官的科技奇觀因而與實證客觀的科學知識並存於畫報之中。在力圖維持科學權威與嚴肅性的同時,連結工藝和科學的「動手實作」思想則使著重日常消閑實用的工藝被納入科學化運動的一環。《科學畫報》中的科學被賦予多重涵義,模糊奇觀與實證、工藝與科學、通俗與專業的界線,最終豐富並改變了1930年代中國科學化運動的內涵。

參考文獻


胡曉真,〈知識消費、教化娛樂與唯物崇拜——論《小說月報》與王蘊章的雜誌編輯事業〉,收入梅家玲主編,《文化啟蒙與知識生產:跨領域的視野》,臺北市:麥田出版,2006。
Judge, Joan. “Everydayness as a Critical Category of Gender Analysis: The Case of Funü Shibao (the Women&Apos;S Eastern Times).” 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20 (2012): 1-28.
余芳珍,〈閱書消永日:良友圖書與近代中國的消閑閱讀習慣〉,《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3 (2005),頁191-282。
潘光哲,〈開拓近代中國歷史圖象的新天地-「近代中國的閱讀、出版與文化」專輯.導論〉,《思與言:人文與社會科學雜誌》,43:3 (2005),頁1-13。
Lightman, Bernard. “Depicting Nature, Defining Roles: The Gender Politics of Victorian Illustration.” In Figuring it Out: Science, Gender, and Visual Culture, edited by Ann B. Shteir, and Bernard Lightman, Hanover, NH: 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 20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