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6.27
  • 學位論文

典型在夙昔:明清時期文天祥忠節典範的形塑與流傳

指導教授 : 林麗月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主要的目的為探討明清時期文天祥忠節典範的形象建立、流傳,最後逐漸深化與強化的過程。文中以文天祥祠的建立與文天祥相關傳說的書寫及流傳作為論述的核心,觀察文天祥的形象如何建立並逐漸深化。除了就昔人已有的研究成果,如朝廷的表彰行動、傳記的書寫,以及明清之際士人的仿效等問題更深入地探討之外,也就過去較少被注意到有關文天祥形象的推動者之背景與動機進行分析。 第一章「文天祥忠節形象的建立」,前兩節分別由文天祥事蹟的流傳以及元明朝廷的表彰活動考察文天祥的形象如何被定位在「忠節」上。第三節則探討與文天祥同樣出身江西吉安的士人在建立文氏的忠節形象上扮演怎樣的角色。 第二章「文天祥祠與地方教化」中,第一節先整理、分析明清時期文天祥祠的建立地點、年代以及建立過程,期望能藉此理解文天祥祠建置的概況與文天祥生平的關連性。第二節的部分則觀察地方官如何透過文天祥相關的祠祀宣示教化、維繫綱常的意義,其中包括了建祠地點的選擇、祠宇空間的運用,以及入祀地方儒學名宦祠、建立書院等,可說是遍及地方教化的主要管道。然而,地方官藉由文天祥祠宣示的教化意義未必能如此順遂,因此本章最後以個案的方式瞭解地方官在藉文天祥推展教化時可能會遇到的挫折與阻礙。 第三章「地方士人的推崇與標榜」,分別從文天祥的裔族、家鄉的後進以及文天祥生命經歷相關之地的士人角度出發,觀察這些人在推崇文天祥與宣傳文天祥事蹟的背後,除了教化因素外,還有什麼不同的考量?本文的第二章與第三章是希望以文天祥祠的建立為中心,分別從地方教化與地方標榜的角度觀察文天祥的典範形象如何透過建祠得以廣傳至地方,讓文天祥不再僅是史傳與朝廷表彰的典範,而是與地方相關、值得地方士人仿效的模範。 第四章「文天祥記憶的追尋與想像」,本章希望由明代後期至清代出現的幾種與文天祥有關的傳說考察文天祥的忠節形象如何透過傳說與士人的仿效再現,也讓文天祥的典範形象越加強化且具體。第一節以幾個明代後期至清代出現的地方傳說,觀察文天祥記憶如何逐漸滲透、深化;第二節則是觀察殉國士人如何在死前的藉著追憶、仿效文天祥的行動來展現其忠誠之志,甚至作為留名青史的方式。第三節則利用兩個文天祥轉世托生的傳說,以及一幅流傳於清代的文天祥像,觀察時人如何想像文天祥與明代忠臣之間的傳承關係。 透過本文的討論可以發現,文天祥的形象得以深入人心並不完全是透過官方由上而下的教化宣傳,除了士人藉文天祥做為自身地域與家族的象徵之外,文天祥祠廟是否「靈驗」,地方上衍生出種種日漸複雜、奇異的傳說,以及通俗文學中對於文天祥忠節形象的記載等,不僅是地方民眾得以認識文天祥的主要方式,也是文天祥記憶得以深化的重要因素。這些多元的因素都使文天祥記憶不因朝代的更迭而被遺忘,反而因不斷被回憶而越加深刻。

參考文獻


林麗月,〈明代禁奢令初探〉,《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1994.6),頁57-84。
葉高樹,〈乾隆時代官修史書的教化功能—兼論乾隆皇帝統御漢人的策略〉,《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報》第22期(1994.06),頁171-199
沈松橋,〈振大漢之天聲—民族英雄系譜與晚清的國族想像〉,《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33期(2000.6),頁81-149。
呂妙芬,《陽明學士人社群 : 歷史、思想與實踐》,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3。
蔡佳琳,〈近五十年來的文天祥研究(1957-2007):回顧與討論〉,《歷史教育》第12期(2008.6),頁187-204。

被引用紀錄


陳冠辰(2013)。明清時期于謙的形象演變與民間信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3093
劉貽萍(2012)。劉永福形象研究----以乙未戰役為中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64187
曾双秀(2013)。近世中國的曹娥信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5118
何幸真(2013)。明代的建文朝歷史記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415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