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96.159
  • 學位論文

《左傳》的天文與人文

指導教授 : 陳廖安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的主要目標,在研究《左傳》如何在天命思想的系統之下,發展當代天文占驗學的思想理論。為了完成主要目標,從四個方向進行論述,第一個方向討論《左傳》中「天」的義涵;第二個方向討論《左傳》中對於天文異象的看法;第三個方向討論《左傳》中對於人間事理,皆以「禮」作為評斷是非的方法,而天文異象的預言,事實上也是由主宰天的思想包裝之下,以「禮」為原則,對人、事而做的善惡、優劣的判斷;第四個方向探討《左傳》中,天文占驗學所使用的分析原則,是立基於先秦宇宙觀念而發展的思想,而後在天人感應的理論中建構完成,使藉由天文異象做出的預言,可得到理論上的根據。 本文認為,《左傳》中的天文占驗學,從屬於天命思想系統之下,在被動遵守天命規則中,逐漸向自覺實踐道德的儒家心性學靠攏;雖然往往被責以「迷信」、「其失也巫」的負面評價,但是此為時代限制使然。由《左傳》中的天文占驗思想即可了解,天文占驗的分析原則,除了使用先秦宇宙觀念、天人感應的思想以外,亦使用人間的禮、義之則,作為天文異象的判斷原則,因此如日食異象的有害、無害沒有一定,最重要的是國家的有道、無道,人事的合禮、違禮,才是最重要的判斷條件。將天文占驗學中的「迷信」空殼剝除,其中內含的道德思想,不單表現人文精神的蛻變,並且也正適宜地反映當時由天命向天道發展的背景思想。

關鍵字

左傳 天道 人道 占驗 陰陽五行

參考文獻


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6年。
李澤厚:《中國古代思想史論》,臺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0年。
杜而未:《中國古代宗教系統》,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77年。
林玫玲:《先秦哲學的命論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
唐君毅:《哲學槪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5年。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