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3.196.59
  • 學位論文

高中地理科教材生活化實踐之研究

指導教授 : 歐陽鍾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高中地理學科是一門專業的科目,既有系統性架構,亦強調應用功能,然而身為第一線教師,卻發現地理似乎僅是停留在課本上的文字,並未隨著教師的詮釋走入學生的世界,這當中的問題何在?本研究透過文件分析法,探求生活化地理的哲學觀與理論,並檢視課程綱要內容是否有明確揭示生活化的訴求;根據理論架構與地理科課程設計,開發生活化教學模組,於台北市和南投縣兩所高中進行實驗教學;在課程進行之後,利用問卷調查法、參與觀察法和訪談法,探討高中地理教材生活化的理論與實施之差距,並分析高中生對高中地理教材生活化的認知、理念與訴求。 在教學實驗結果與分析中,兩校學生對於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認同度均高;在高中地理科教材生活化實踐之反思方面,課程綱要確實具備具備生活化的精神,而根據學習者的意見,發現他們普遍期待以貼近生活的例子來引導,再配合課本主題,達到上課的效果。學習者層面尚有其他考慮因素包括:時代需求、區域差異、學習者年齡與生活經驗限制、學習者個別差異等。合作教師則表示生活化教學有其可行性,多元活潑的呈現方式容易吸引學生,課堂互動氣氛良好。研究者依據教學實驗結果,認為生活化的教學方式確實有其價值,然而除了知識的傳授,技能的訓練和情意的陶冶需要長期培養,方能彰顯成效,讓地理科的學習與生活兩者互相結合。

參考文獻


郭生玉(1985),心理與教育測驗,台北:精華書局。
林秀珍(2001)「教育即生活」抑「生活即教育」?--杜威觀點的詮釋,教育研究集刊,47:1-16。
薛雅惠(2004)認知學習理論與社會領域地理課程設計,國教輔導,43(4):17-21。
鄭湧涇(2005),我國科學教育改革的回顧與展望,科學教育月刊,284:2-22。
Highmore, B.著、周群英譯(2005)日常生活與文化理論,台北:韋伯文化。

被引用紀錄


黃美尹(2011)。WebQuest結合Google協作平台於地理教學之行動研究〔碩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1.0070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