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3.101.41
  • 學位論文

長期血液透析病患其飲食攝取與健康信念,自我效能之相關性研究

指導教授 : 姜逸群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主要是想瞭解長期血液透析病患飲食攝取現況,並探討Becker健康信念模式中修飾因素、健康動機、罹患性認知、嚴重性認知、利益性認知、障礙性認知、行動線索及自我效能的效能期望及結果期望與飲食攝取的關係以及飲食攝取的重要預測因子。採橫斷式相關性之研究設計,以台北市某教學醫院門診血液透析病患為研究對象,共收集168名病患,男生79人,女生89人,平均年齡58.1歲採自行填答及面對面訪談方式收集資料。研究工具以三份結構式問卷;包括飲食攝取量表、健康信念量表及自我效能量表,Cronbach α值分別為0.87、.84及0.85。統計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統計、皮爾森積差相關檢定、t檢定及單因子變異性分析、多元複迴歸分析等方法。 研究結果發現: 一、研究對象的飲食攝取各部份以限制高磷食物的攝取情形最佳,其次為限制高鈉食物的攝取、限制高鉀食物的攝取、而限制水份的攝取最差,次差的為增加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二、研究對象的健康信念各次量表中以「嚴重性認知」得分最高,其他依序為「健康動機」、「利益性認知」、「行動線索」、「罹患性認知」,「障礙性認知」的得分最低。 三、研究對象的自我效能次量表中「結果期望」高於「效能期望」。 四、影響研究對象飲食攝取之相關因素在社會人口學特性方面「年齡」、「有無主要照顧者」、「有無職業」、「供食狀況」、「透析月數」、「其他慢性病數目」與飲食攝取的差異達顯著水準。健康信念中「利益性認知」、「行動線索」、「健康動機」與飲食攝取均呈現顯著正相關,而「障礙性認知」與飲食攝取呈現顯著負相關。而自我效能中「效能期待」及「結果期待」與飲食型態均呈現高度正相關。 五、研究對象飲食攝取的有效預測因子為結果期望、行動線索、效能期望、有無主要照顧者及其他慢性病數目,此五個變項共可解釋飲食攝取行為總變異量的44.4%;結果期望為研究對象飲食攝取最強的預測因子,可單獨解釋飲食攝取行為總變異量的26.9%。 本研究結果可作為血液透析相關單位及健康專業人員,對於促進血液透析病患達到良好飲食攝取行為相關衛生教育計劃之參考。

參考文獻


藺寶珍、王瑞霞(1998)。過重國中生的體重控制行為及其相關因素。
王雪芳、陳春妃、黃玲珠、高美丁(1997)。血液透析患者飲食習慣
book of pediatric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103-132.
胡甄、莊喬琳、唐德成(2002)。透析病患的營養不良。腎臟與透析,
邱馨誼(2002)。社區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之自我照顧行為與健康信念關

被引用紀錄


吳俊宜(2014)。血液透析醫材供應商成功關鍵要素之研究〔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4.00053
何雅芳(2011)。血液透析病患血磷控制遵從行為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1287
歐春鷰(2012)。血液透析病患日常生活功能、心理困擾與遵從醫囑狀況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臺北市某兩家醫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93765
李君璘(2013)。慢性腎臟病患的自我效能、自我管理與生活品質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80120141803522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