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44.108
  • 期刊

《黃帝甲乙經》與《黃帝三部鍼經》皆非出自皇甫謐、《醫心方.孔穴主治法》以楊玄操《黃帝明堂經》為底本

摘要


《黃帝甲乙經》類編《素問》與《鍼經》兩部,故謂甲乙;成書於455-501年。631-647年另類編“官修”《黃帝明堂》,故謂三部;而得《黃帝三部鍼經》。二書有別,連同序文皆是後人偽託皇甫謐所作。考證“皇甫氏”同時與《甲乙經》、《三部鍼經》的聯繫始於初唐楊玄操。宋臣校正時訛二書為一,衍作《黃帝三部鍼灸甲乙經》;這個錯誤至今無人釐清。“古本”《明堂》成書於319-453年。共349穴,只講硬體孔穴位置與主治,依頭背、胸腹、手足舉列,無歸經流注,無五輸穴,無配屬五行。620-625年甄權據此將整條四肢穴位歸經而皆向上流注曰“新撰”《明堂》。628-630年李襲譽以其為底本撰“官修”《黃帝明堂》,五行羼入五輸穴。632-648年楊玄操演注《八十一難經》。649-674年注“古本”《明堂》,將穴位歸經小注於旁而稱《黃帝明堂經》。650-675年撰《明堂音義》。675-676年楊上善類編《太素》抄襲楊玄操演注《八十一難經》訓“賁為膈”。另仿楊玄操而將歸經小字移作正文,於676-677年奉敕撰《黃帝內經明堂》;349穴全部歸經,陰陽表裏經循環相貫。並抄襲楊玄操訓“井者為山谷之中,泉水初出之處,非謂掘作之井。”兩本官修皆講穴位被刺激後的軟體流注。《太素》引用的《明堂經》是指“官修”《黃帝明堂》。《醫心方.孔穴主治法》正文作洞“洩”、飧“洩”者乃唐高宗避諱極嚴,回推唐太宗李世民之單名,並擴及邊旁而改“泄”字。〈孔穴主治法〉底本為楊玄操《黃帝明堂經》,984年丹波康賴再增風市等5穴。《醫心方.諸家取背輸法》另引用《明堂音義》與《黃帝內經明堂》。黃龍祥《輯校黃帝明堂經》復作“古本”《明堂》者恐誤,因後者沒有歸經流注與五行;故黃氏所復輯的應是“官修”《黃帝明堂》。又成書於東漢初的《內經》只有155穴,而“古本”《明堂》卻有349穴;故其成書必晚於《內經》。

參考文獻


〈醫道傳承叢書〉:李雲《黃帝三部鍼灸甲乙經新校》學苑出版社 2012
《章太炎全集八.張仲景事狀考》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0
黃龍祥《針灸甲乙經精編版.附黃帝明堂經輯校》p.130-131 華夏出版社 2008
羅鴻聲:〈《甲乙經》作者不是皇甫謐〉http://blog.sina.com.cn/s/blog_81bfff390100v3un.html 2011
黃龍祥《針灸甲乙經精編版.附黃帝明堂經輯校》p.3 華夏出版社 20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