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2.197.198
  • 期刊

美國區域治理之政策沿革及作法

摘要


全球化競爭使臺灣的都會區必須要有一個更整合性的發展,而非零散眾多的小型經濟推動體。各行其政的分化管理往往造成經濟、政治、財政、環境或社會面難以承受的高代價。透過都市圈規劃組織,使都會區之治理以一種開放式的溝通與合作形式做更有效地整合與合作,就可以避免因為缺乏整體策劃與個別治理的缺點。都會治理機制的形成不僅可以有效的加強協調,同時也能減少基本設施與服務的浪費。此外,這種機制更可以催生跨區域的願景規劃、更有效的進行規劃與決策。都市化地區的交通建設必須建立在持續、合作、與全面(3C)的都市交通規劃程序。政府應規範一定比例的資金預算,規定城市交通規劃程序與執行的規劃組織,並要求制定人員培訓計劃以有效地執行交通政策。交通規劃程序應包括數據蒐集、數據分析、交通需求預測、以及替代方法的評估。建立交通需求預測模型的目的是支援交通建設投資決策的科學化,並說明制定交通管理政策。對各地的發展起到關鍵作用的政府機構,會從精確可靠的交通需求預測中受益。只有長期不間斷的建模工作才能充分利用歷史積累的資料資訊和經驗,而不至於重複被間斷的工作而浪費大量的資源。已有50年經驗的美國區域治理及運輸政策相關經驗,可為臺灣很好的參考借鏡。本文介紹了都會區規劃組織(MPO)、區域政府協會(COG)及郊區規劃組織(RPO)的成立依據、其相應區域範圍之決定方式、組織架構及成員、功能、權責、工作內容、監督方式、經費來源、運作方式、與地方縣市與州政府規劃部門的分工及整合。並以在都會區規劃組織的區域治理平臺上,所形成的紐約都會區策略規劃、紐約市2030整體規劃、及紐約市交通局策略規劃,在紐約都會區所形成一個環環相扣的區域治理及策略發展方向為案例介紹。

被引用紀錄


杜微(2012)。臺鐵局營運的政治經濟分析,1945-2011〔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0304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