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8.39.23
  • 學位論文

走過傷痕歲月~亂倫受害者受虐經歷初探

指導教授 : 陳毓文

摘要


亂倫,礙於加害人的身份及親密關係,使得事件往往持續許久且帶來許多破壞性的傷害,然而此問題的嚴重性卻未獲得重視。在受害者的保護上,只將其歸屬於兒童與少年保護的一環,卻忽略了其特殊性,讓受害者在無法尋求協助之下只能自行抗戰,直到自己承受不了或是可擺脫加害者的控制後才得以求助,但此時早已遍體鱗傷,需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復原。故本研究期待能透過整理受害者於受虐過程中的心路歷程,進而瞭解她們的感受、因應方式與所造成的影響,以供學術界、實務界或是一般社會大眾參考。   在研究設計上,訪問的樣本來自於社會福利相關機構,共訪問二位;在選取樣本設計上,為兼顧可行性與研究目的,研究對象以目前十八歲以上、過去曾因亂倫經驗接受服務並已完成心理諮商及現階段生活穩定(有固定工作、學業等)的女性為主。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方法,在研究過程中,透過深度訪談讓受訪者回顧受虐過程,及期間所經歷之困境與因應方式。除深度訪談外,也透過觀察非口語訊息,以瞭解受訪者內在心理感受。   在研究結果顯示:在受訪者的受虐過程中,雖然加害者不同,所遭遇的經歷也有所不同,但對於受訪者所造成的傷害都是相當大的。期間她們也釋放出許多求助訊息,卻因為家中其他成員無法提供協助,以及外人的缺乏警覺或不信任受訪者的指控,而讓她們無法得到適當的援助。在無法逃離受虐情境下,面對許多的困境與壓力,受訪者發展出許多的因應方式,包括:保守與加害者之間的秘密、妥協與適應、失憶、情緒宣洩(大叫、摔東西等)、自傷行為、逃學逃家等,這些方式有些雖是外人眼中的「負面行為」,但對於她們來說,卻是唯一的選擇。從她們所選擇的因應方式,可以發現她們孤軍奮戰的寂寞。受虐過程中充滿著被家人的背叛、他人的不信任、及習慣性的被拒絕,習得的無助讓她們不得不選擇自己一個人面對這沉重的壓力,自己為自己找尋情緒的出口,強迫自己能習慣並接受所處的受虐環境。因此,受虐經驗所帶來的影響是多面向且複雜的,從心理層面到行為層面都包括在其中,且這影響可能是立即的,也可能是長期的,此研究從個人與人際兩面向出發,分析受虐經驗為她們所帶來的影響:性方面的影響、重複的夢境、被迫提早長大、缺乏安全感、習慣性討好及信任感難以建立等。她們的支持系統雖然來的晚些,仍在她們身處逆境時發揮功用,無論是非正式或正式系統,都提供了受訪者遲來的協助,包括朋友的關心與社工人員的介入,對於她們的重生是很大的幫助。   在研究結論與建議上,主要針對社工實務提供建議,包括提升社工人員對於亂倫相關知識的充分瞭解、增進相關系統之協調與連結、發展適當之處遇方案、提升社會大眾對亂倫事件的了解並破除迷思。由於家人的支持對於受害者走出創傷有很大的幫助,因此對於受害者與其他重要家人(尤其是母親)的「充權」是最重要的,除了培養受害者改變自己生活的能力,更期待其他家人能成為受害者最有力的後盾。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incest childhood sexual abuse

參考文獻


黃德祥(1994)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台北:五南文化。
Alexander,P.C.(1992).Application of attachment theory to the study of sexual abuse .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schology,60,185-195.
Brand,B.L. and Alexander,P.C.(2003).Coping with incest: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ollections of childhood coping and adult functioning in female survivor of incest.Journal of Traumatic stress,16(3),285-293.
Bolen,R.M.(2001).Child sexual abuse.New York:Kluwer Academic/Plenum Publishers.
Courtois,C.A.,(1996).Healing the incest wound-adult survivors in theory.USA:Paperback.

被引用紀錄


何其多(2016)。兒時遭受性侵成人後的性議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1032
陳瑤婷(2013)。安置兒少返家後生活適應歷程探究─從復原力觀點出發〔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000
莊耀南(2011)。「自立生活」對歷經機構安置青少年之意涵〔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1902
許瑋倫(2007)。不同安置型態下兒少安置環境觀感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2494
蘇芳儀(2007)。求助之路---少年保護個案對於服務處遇之主體經驗探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16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