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靂布袋戲叱咤布袋戲界已二十餘年,所吸引的戲迷包含男女老少,所創造出來高人氣的人物角色,為霹靂靂布袋戲奠定了歷久不衰的基石,吾人可說,霹靂布袋戲劇中人物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牽引著無數戲迷的心,因為這些劇中人物所經歷的各種困境、考驗、生離死別等等際遇而導致性格、行為上產生異變,卻又符合人性,讓觀眾在觀戲的同時產生「心有戚戚焉」之感。因此,筆者以霹靂布袋戲人物性行轉化為題,企圖藉由分析劇中人物性行的轉化,找出霹靂布袋戲與當代社會思潮之間相互影響的痕跡,進一步探討霹靂布袋戲這一文創產業帶給其他傳統藝術什麼樣的契機。 本論文共分六章,首章說明研究動機、目的、界定研究範疇,以及整理前人研究成果。第二章針對霹靂布袋戲的緣起與發展做歷史淵源的探索,先將霹靂國際多媒體公司成立的歷史、發展做一番整理,其次再針對霹靂布袋戲的劇目演出內容做簡略的介紹。論文第三章就早期人物的性行轉化做分析,挑選了四個早期在性行上富有變化的人物,整理其生平,分析其由邪轉正或正轉邪再歸正的原因,得出早期人物的性行轉化趨向正邪二元論,人物多屬扁平人物,正邪思想根深蒂固,較無變化,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密切的關係。第四章則針對中晚期之後的人物性行轉變做分析,在社會環境快速變遷的情況下,霹靂布袋戲的編劇在中晚期之後,受到社會價值觀改變的影響,所創造出來的人物性行不再像以前正邪思想涇渭分明、堅定不移,這時期的人物代表頗多,共分四小節,有從正轉邪者、有邪轉正者、有由正轉邪再歸正者,更有特立獨行,亦正亦邪、非正非邪的人物,每節列舉3到4人不等,同樣先介紹其生平遭遇,再分析其性行轉變原因。第五章則嘗試分析霹靂布袋戲編劇對劇中人物特殊設定,人物性行的轉變不是肇因於人物自主性的思想轉變,而是受外在因素控制,諸如,聖物、聖器、特殊的武功等等,使得人物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改變了他本來的個性、行事作風、甚至正邪傾向。 結論:霹靂布袋戲作為一個傳統劇種,何以比其他傳統戲劇幸運,得到如此多的關注?其主要原因應是不斷創新,迎合大眾口味,不墨守成規,與時俱進,貼合時代潮流,掌握媒體,符合大眾欣賞美學的緣故,霹靂布袋戲能屹立業界二十餘年,其經驗亦可做為其他傳統藝術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