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6.90.141
  • 學位論文

摸索「臺灣文化」:楊雲萍的文學、民俗學與歷史學(1920-1970)

Groping for "the culture of Taiwan": Yang Yun Ping's Studies of Literature, Folklore, and History (1920-1970)

指導教授 : 劉紀蕙 藍弘岳

摘要


本文由楊雲萍在1940年的協力文學活動、與1970年以抵抗異族為目標的史學研究之間呈現的矛盾為出發點,分析楊雲萍的思想體系、並從楊雲萍思想中的其中三個重要層面:文學、民俗學與歷史學展開討論。 楊雲萍的文學活動始於1920年代的白話文運動,但作品主要集中於1940年代。不論透過漢詩、古典作品研究、或協力小說,他希望傳達的是文學之於國家、民族文化的「有用性」。他認為文學是文化的一個重要表徵,而文化是一國的根本,因此在他文學活動中的幾個不同向度,與他創造臺灣文化、促進臺灣,甚至是中國往近代國民國家改革的目標並不相悖。 同時期,楊雲萍也開始發展其民俗研究。他提倡民間文學、歌謠與俗諺的採集,以瞭解民俗慣習發生的社會基礎與時代脈絡、並在民俗改革的同時,仍以愛和謙遜的感情珍視之。以鄉土與國家之愛為基礎,循進步觀點改善文化、啟蒙人民,是楊氏民俗觀一個重要的問題意識。 然而,文學或民俗似乎無法解釋楊雲萍最關注的核心問題,也就是文化與歷史的關係。前述文學與民俗都可被視為一種改造、啟蒙文化的手段,但文化本身之所以如此重要,在於它是歷史存在的證明;有文化與歷史發展的民族,在世界史中才有其位置。此外,回顧楊雲萍以史料角度解讀文學作品與民俗的傾向,我們或許可以認為,在楊雲萍的思想體系中,文學與民俗是支持歷史的角色。 根據George Kerr對日治時期臺灣知識份子的世代論劃分法,楊雲萍身為日治時期的第二代臺灣份子,與第一代如連橫、第三代如皇民文學作家或志願兵等人的最大不同,在於第二代有著較重的啟蒙進步色彩,且致力於融合中國傳統與西歐、明治日本的近代文明觀,以世界和人類為思考單位的調和式啟蒙文化觀,定位臺灣與臺灣文化的位置。然而,楊雲萍較少直接批判或反思近代文明與近代國家的價值觀,且其強烈的資產知識階級之漢人文化史觀,亦使他有別於其他第二代知識份子在臺灣文化系譜中的位置。

並列摘要


參考文獻


王汎森,《中國近代思想與學術的系譜》。臺北:聯經,2003。
方孝謙,《殖民地臺灣的認同摸索:從善書到小說的敘事分析(1895 ~ 1945)》。 臺北:巨流,2008。
王汎森,1997,〈什麼可以成為歷史證據—近代中國新舊史料觀點的衝突〉,《新史學》八卷二期(1997年6月),頁94-101。
王汎森,2008,〈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十九卷二期(2008年9月),頁1-46。
王晴佳,2003,〈中國近代「新史學」的日本背景-清末的「史界革命」與日本的「文明史學」〉,《臺大歷史學報》第三十二期(2003年12月),頁191-23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