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41.236
  • 期刊

心理動作分類模式分析-以Harrow與Goldberger的分類模式為例

摘要


教育目標被視爲是教學的重要指標,教學基本上要根據目標進行設計與評量。過去學者將教育目標分爲認知、情意與心理動作(psychomotor)三個領域,建構各領域的分類架構的目的是希望可以提供教師及相關的研究人員在解決課程及評鑑的問題時之參照依據。在心理動作領域中,有多位學者以不同的立論基礎建構心理動作領域的分類,本文藉由分析Harrow與Goldberger兩位學者的分類架構模式,以找出兩位學者建構心理動作的架構模式、內容以及分割階層的方式。分析的結果發現,心理動作的內容並非脫離認知與情意,應包含認知以及情意的內容;心理動作分類模式建構的原則是由簡至繁,心理動作發展到最後將會進入創造與溝通的階段。

關鍵字

教育目標 心理動作 分類

並列摘要


無資料

並列關鍵字

educational objective psychomotor taxonomy

參考文獻


Bloom, B. S.(1956).Taxonomy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goal.New York:Longmans, Green.
Goldberger, M.(1980).A Taxonomy of Psychomotor Forms.(Occasional Paper No. 35).
Harrow, A. J.(1972).A Taxonomy of the Psychomotor Domain. A guide for developing behavioral objectives.New York:David McKay.
Simpson, E. J.(1966).The classification of educational objectives, psychomotor domain.Urbane, ZL:Illinois University.
吳穎譯、吳榮先譯(2002)。兒童發展。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

被引用紀錄


江仁山(2014)。國中生英語補救教學學習動機與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 -以新竹市「補救教學實施方案」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0206
謝淑妃(2009)。Simpson與Harrow心理動作領域分類架構之比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221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