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6.28.197
  • 期刊

營造業勞工不安全行為管理改善對策之探討-以建築工程為例

摘要


造成民間工程造價一億元上下之小型建築工程意外主要原因,以勞工不安全行為影響最大,其中又以工項作業流程中,因姿勢不良,或以攀/坐/立於作業點位置等作業方式,所造成墜落/滾落等之關鍵危害行為最為常見。從實務觀察結果發現,其主要危害階段以地下結構施工期間所存在之危害風險最高,其危害狀態如:(1)作業空間受限擋土支撐,吊放物料容易碰撞,除可能造成支撐千斤頂處或中間柱三角托架之破壞外,也易造成物體飛落等危害;(2)平面可置物空間不足,常見利用支撐作為鋼筋或模板支撐柱、板材等置於於上,除額外荷重影響原有支撐結構穩定性外,也易造成勞工於搬運鋼筋或傳送鋼筋時,因阻礙造成動線不佳而發生重心不穩等之墜落事故;(3)不同工項職種作業間干擾大,當基地面積小時,各工種作業於有限空間內進行之物料搬運、組紮及移動時,死角太多易造成撞頭或跌倒等事故;(4)作業環境條件差,當7-9月間因高溫及雨季,往往造成地下室積水,欠缺通風設備以至高溫與高濕度環境,造成勞工身體體力荷重過大,冬天施工也因濕冷造成勞工身體失溫狀態;(5)地下室筏基水箱層高度超過2m,受限作業空間施工效率,常見未設置作業平台,大都以鐵梯架設以進行鋼筋組紮作業,相關高處作業危害較平面為高;(6)作業環境中常見中間柱開口、管道間或電梯開口等,對該處預留筋並未加以防護,且模板作業時,鐵釘、鐵絲等尖銳物等易造成穿刺或割傷及開口處踩空墜落等危害。透過實務觀察及職災資料分析結果,就存在於工地現場之工項作業危害狀態,整理出勞工不安全行為之作業原因及行為慣性,提供管理者就勞工不安全行為之蹻正與作業環境危害預防管理重點之參考。

被引用紀錄


諶章正(2016)。病理學概念應用於營建職業災因分析之研究〔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1/fcu.M0319730
陳皆儒、陳銘雄、劉家男、張燕宗、蘇慧倚(2023)。以K-means運用於營造業重大職災風險準則之擬定農業工程學報69(2),22-35。https://doi.org/10.29974/JTAE.202306_69(2).0003
余文德、王琨淇、吳獻堂、劉國青(2022)。以互動式VR體驗學習系統輔助工地高危害職安教育之效益評估技術學刊37(3),149-164。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123407-202209-202209210007-202209210007-149-16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