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86.138
  • 學位論文

台灣現代殯葬市場的浮現:企業與傳統葬儀社的制度鬥爭

The Emergence of Modern Funeral Services Market in Taiwan:The institutional struggles between enterprises and traditional sole proprietorship

指導教授 : 陳東升

摘要


過去,葬儀社在台灣的社會形象相當低落,民國80年代,陸續有幾家以現代化企業自我定位的大型禮儀公司進入殯葬業,並意圖造成傳統葬儀社的去正當化。本文希望回歸葬儀社的歷史變化,並藉由新制度論對正當性與制度化的討論,以及Fligstein承接新制度論的政治─文化取徑,來看企業與傳統葬儀社之間的制度鬥爭如何影響殯葬市場的形成。 喪禮很早就經歷商品化的過程,形成分工複雜的殯葬業,因此喪家必須依賴熟悉殯葬業的中介者統籌買辦。中介者以地域團體中的政治頭人、湊腳手(台語)為主,至遲在民國50年代開始出現職業化的葬儀社。在地域團體中,喪家與中介者之間的交易關係與日常的社會關係疊合,交易規則也受共享的文化支配,這種情況下的殯葬交易是一種地方性的經濟交易,藉由慣習化約殯葬交易的不確定性。隨著地域團體的鬆動,喪家轉向市場購買營利第三人的服務,卻面臨不確定性增加的問題,也就是資訊不對稱與權力不對稱的問題。 民國80年代,企業型禮儀公司陸續進入這個行業,構作一個以全台灣為範圍的殯葬市場,並且希望透過市場的制度化,提升殯葬業的正當性。儘管在轉型的過程中,企業掌握制度的主導權,但是從2008年的統計數據來看,小型業者的比例仍高達80到90%,在企業進入前成立的小型業者也將近25%,因此有必要從雙方的互動來分析殯葬市場浮現的過程,以及對於市場地位的競爭。 企業突顯不確定性的問題,發展制度化計畫:以現代化的生命禮儀服務業為控制概念,架構交易規則與財產權,並且發展出生前契約與承包醫院太平間兩種新的市場競爭策略。國家在民國91年通過殯葬管理條例,影響了殯葬市場的治理結構,認可所謂現代化的殯葬禮儀服務業為理想型的殯葬業者。傳統葬儀社則以人際網絡為主要客源,以先在的信任關係、在長年實作中累積的知識與經驗化解喪家面臨的不確定性。使得殯葬市場對應不確定性的問題,形成制度與人際網絡並行的雙軌市場。 喪禮原本是常民面對死亡的一套地方知識,伴隨著以服務業為核心的制度化計畫,企業創造出禮儀師這樣的專業。企業將知識體系化,轉變為禮儀師的專業知識,並透過各種策略生產禮儀師的新專業形象。這個過程得到大學的支持。 但是,地方知識及其詮釋權不可壟斷的特性,給予傳統小型業者挑戰企業的空間。 企業重新建構喪禮的意義,以商品的論述作為市場鬥爭的工具,和傳統葬儀社做出區別:弱化宗教信仰的成分,以現代消費社會能夠引起共鳴的方式重構喪禮。並透過禮儀師的業績制與婉釋工夫,實現自利動機。本文透過回歸行動者的實作,來描繪殯葬交易如何從地方經濟,轉變為以服務業為架構的現代市場交易。

參考文獻


周後基,2004,〈殯葬服務現代化管理手段的研究(續)∼以台灣地區大型殯葬禮儀服務業為例〉。《中華禮儀》12:37-43。
周愫嫻,2005,〈臺灣殯葬業者的違法行為研究〉。《犯罪學期刊》 8(1): 1-23。
── ,1999b,〈台灣生命禮儀現況與未來展望〉。《中華禮儀》5:6-11。
── , 2001,〈臺灣殯葬禮俗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社區發展季刊》96:99-108。
陳開宇(釋慧開)、蔡明昌、黃芝勤、林松農,2006,《臺閩地區殯葬消費行為調查研究》。內政部委託研究報告。

被引用紀錄


李佳穎(2011)。套裝的死亡旅程通往何方?當代臺灣死亡儀式商品化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3/NTHU.2011.00376
蕭瑋珊(2017)。從集體象徵到日常擬真:台灣喪禮紙紮意義的轉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3155
梁家瑋(2013)。「禮儀師」的誕生:從台灣殯葬禮儀治理視角切入的歷史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91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