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33.178
  • 學位論文

馬來西亞華團領袖回應中國夢 公民與民族兩身份之間

Leaders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in Malaysia responding to the “China Dream” Between: Citizenship and Nationality

指導教授 : 石之瑜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主要研究華團領袖在面對中國崛起,並接觸「中國夢」的論述後如何回應,根據其回應歸納華人身份策略的一種可能路徑,並推論「後華人性」的形成。亦即,對華人性的研究將不僅止於「多元」、「雜匯」等既有概念所關注的差異性,而更加重視共享文化資源的使用,及不同身分策略間的循環辯證。本文在這過程中追蹤華團領袖們建構自身的身份認同,包括他們們對中國的認識。 本文認為中國的崛起及中國夢所號召的民族偉大復興,與馬來西亞華人的自我認識有著密切的關係,華團領袖所反映的一種選擇,說明共享文化資源的重新調適,影響到在地華人的身分意識,與主流民族的互動,以及與中國的關係,進而衍生出足以識別彼此同為華人,相互號召,但又不能結為同一群體的後華人性。

並列摘要


The article studies how leaders of the Chinese mission in Malaysia respond to the “China Dream” and the associated wish for reviving Chinese nationality in the nascent discursive construction of the China Dream. The research concludes that an emerging string of post-Chineseness characterizes the changing identity strategies. Post-Chineseness attends to the incurring of shared cultural resources between different Chinese groups that affects representation of Chineseness,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local politics and the understanding of China rising amongst the Chinese population everywhere. This cultural sensibility in the strategic use of shared cultural resource is not present in the more familiar concepts such as hybridity and multiculturalism, which primarily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difference.

參考文獻


李政賢,2009,馬來西亞《光華日報》的中國認識,在華人與華僑身份之間,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
李盈慧,2004,〈海外華人認同的三種論述:評顏清煌、古鴻廷、王賡武的三部 著作〉,東南亞學刊,第一卷第一期,暨南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
林開忠,2007,〈國家•文化─重新評估馬來西亞國家文化與國家認同〉。載於
石之瑜、徐耿胤,2012,恢復朝貢關係中的主體-韓國學者全海宗與李春植的中國研究,台灣大學政治系中國大陸暨兩岸關係教學研究中心。
游雅雯,2015,〈馬來西亞華人認同的形塑與變遷 ─ 以馬華文學為分析文本〉,《台灣國際研究季刊》,第11卷第 1 期,頁139-70。

被引用紀錄


杜晉軒(2016)。習近平主政時期馬來西亞僑務政策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60181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