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17.142.248
  • 期刊

【論文摘要】自動管路代償運用於限制性肺疾病及小管徑人工氣道之呼吸訓練

【論文摘要】The Usage of Automatic Tube Compensation (ATC) during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In a Restrictive Lung Combine with a Small Endo Size - A Case Report

摘要


個案報告動機:脊椎側彎屬侷限性肺疾病(restrictive lung disease)的常見導因之一。嚴重的脊椎側彎可能會造成胸廓變形進而壓迫到心臟或肺臟,造成胸廓以及肺順應性下降繼而出現血液氣體交換功能障礙。此外,脊椎側彎的患者大部分身形偏瘦小,臨床上病患插管時所選擇之人工氣道尺寸偏小,在脫離呼吸器的訓練期間常因氣管內管阻力過大而造成呼吸作功過大等困難脫離的窘境。而自動管路代償(automatic tubecompensation, ATC)可降低因氣管內管狹窄造成的阻力增加。本個案為脊椎側彎患者使用小尺寸之人工氣道,在呼吸訓練期間使用合併使用PSV+ATC,最終成功脫離呼吸器之照護經驗分享。臨床評估:個案為30歲女性,身高138公分,體重26公斤。過去病史有脊椎側彎(scoliosis)且壓迫心臟(圖一),曾於20 多年前開刀治療。此次因腹部脹痛、食慾差及體重減少至醫院求診,隨後意識變差、動脈血液二氧化碳堆積而置入氣管內管(尺寸:5.5mm)予以機械通氣治療,腹部斷層掃描顯示上腸系膜症候群(SMA syndrome)。治療期間予營養補助及呼吸訓練,但訓練期間多呈呼吸淺快,且因營養不良導致肌肉無力,呼吸道清潔功能差等問題,以致動脈血液分析持續性高二氧化碳堆積。在PSV模式之下呼吸訓練效果不佳,後改以ATC+PSV呼吸訓練,最終成功拔管脫離呼吸器。呼吸治療問題確立:呼吸功能負荷增加,導因侷限性肺疾病及小管徑人工氣道。呼吸治療措施:以自動管路代償(ATC)結合PSV模式進行呼吸器脫離訓練。結果評值:本個案呼吸器脫離期間,初始以PS+PEEP(14+6cmH_2O)訓練,但前四天都因為呼吸速率過喘且主訴呼吸困難而提早予以休息,即便提高設定為PS+PEEP(16+6cmH_2O)也未有改善。而後加以自動管路代償(ATC):90%,合併PS+PEEP(16+6cmH_2O),直到條件下調至ATC:80%合併PS+PEEP(10+6cmH_2O)之下病患呼吸型態都得以負荷之下而成功拔管且順利脫離呼吸器。結論與討論:ATC主要設計與降低氣管內管阻力有關,且吸氣流量與壓力輔助量隨每口呼吸而變動2。其提供足夠的正壓以克服由氣管內管的阻力所造成的呼吸功1、3。ATC用於自主呼吸訓練其優於PSV的顯著特點是使用氣管內管末端的氣管內壓力來控制流量。(圖二)顯示PSV 和ATC期間呼吸器管路和氣道壓力的壓力變化,在ATC 中氣到壓力保持相對穩定。另顯示在自主呼吸訓練期間CPAP、PSV、ATC不同設定下,所導致的呼吸功在ATC設定是最小的,這表示ATC有利於減少需要高吸氣流量患者的呼吸功1 (圖三)。若以提高PSV的程度來減少呼吸功,過度補償會導致不舒適和不同步,那麼ATC可能是更好的選擇,ATC可提供比PSV更好的舒適感。而提高舒適度可以減少鎮靜劑使用和病患與呼吸器不同步,對呼吸器脫離尤其有利,因為不舒適亦是呼吸器脫離訓練期間失敗的常見原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