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4.90.44
  • 期刊

運動生理學在橄欖球運動訓練上的應用

摘要


透過頻繁肢體接觸與高速奔跑,並反覆進行間歇性的全身高強度活動,是橄欖球運動的特性,球員需要利用所有競技體能的要素來達到最佳表現,前鋒與後衛因任務不同,各項生理素質與運動表現皆有所不同,在選材與訓練上也有差異。身材方面,前鋒較後衛高且重。體能方面,前鋒需要有氧能力與肌力的整合,後衛則需要速度與速耐力的發揮。由於複雜的競賽特性,球員的體能必須涵蓋所有能量代謝系統的特性,無氧系統是所有專項動作的主要能量來源,乳酸系統供球員反覆進行各專項動作,而有氧系統供體能快速恢復。本文透過有限的研究整合專項性的數據,提供訓練與競賽之生理指標予教練與選手參考,期能有更完善的選材參考、訓練處方與營養補給。

關鍵字

橄欖球 生理學 運動訓練 選材 體能

參考文獻


王朝仁、陳淑貞(2008)。簡述橄欖球運動各專長位置任務與功能。大專體育雙月刊。97,133-139。
林正常(2001)。運動生理學。臺北市:師大書苑。
林正常(2002)。運動科學與訓練。臺北縣:銀禾。
柯世賢(1982)。橄欖球線突破的研究。臺北市:健行。
洪堂魁(2001)。1999年世界杯橄欖賽球員年齡、身高、體重之分析。中華體育季刊。15(3),60-68。

被引用紀錄


郭山本(2014)。我國青少年橄欖球選手運動傷害調查研究〔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4.00118
王裕翔(2014)。短期高強度間歇訓練對橄欖球選手有氧能力、爆發力、速度及敏捷性之影響〔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4.00006
陳啟中(2013)。不同時間距離間歇訓練對七人制橄欖球選手專項體能之影響〔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3.00175
謝鎮偉、葉丁鵬、李柏甫、李昱叡、陳啟中(2020)。漸進式中等強度間歇訓練對心肺耐力、衝刺能力及爆發力之應用:以大專院校公開組男子橄欖球選手為例運動研究29(2),27-38。https://doi.org/10.6167/JSR.202012_29(2).0003
陳奕仁(2017)。六信高中橄欖球隊一般運動能力現況分析〔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15-0707201700152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