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1.233.249
  • 期刊

【論文摘要】以品管圈活動分析並改善臨床復健人員的下背痛

【論文摘要】The Use of Quality Control Circle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of Low Back Pain in Clinical Rehabilitation Staffs

摘要


背景與目的:近年來隨著高齡化社會及復健觀念的普及,有復建需求的個案越來越多,在業務量與日劇增的狀態下為了加快工作速度經常忽略姿勢的正確性或者因反覆的彎腰動作造成下背痛的產生,然而,當復健治療人員下背痛時勢必會降低工作時的效率,本研究目的為透過品管圈的手法分析產生下背痛的原因並擬定計畫改善臨床復健治療人員的下背痛。方法:圈名定為全人圈,圈員由3位物理治療師及3位職能治療師組成,透過Quality Control story判定表確認問題解決型並依照以下時序及手法進行分析:(1)主題選定(腦力激盪);(2)活動計畫擬定(干特圖、腦力激盪);(3)現況把握(條形圖):復健治療人員及復健總人次;(4)目標設定(魚骨圖);(5)解析/要因圈選(魚骨圖):經由圈員共同提出15項可能原因,並根據可行性、經濟性、效益性投票選出3項要因分別為:體適能不足(肌耐力不足、柔軟度差)、病患家屬轉位知識不足、轉位輔助器材不足;(6)對策擬定(腦力激盪):根據要因針對臨床復健人員進行團體操及居家運動,並針對個案家屬發放轉位衛教單張及實際教導轉位技巧;(7)對策實施與檢討(Plan- Do-Check-Action, PDCA);(8)確認效果(條形圖);(9)檢討與改進(腦力激盪)。成效指標包含運動執行率、疼痛量表(Numeric Pain Rating Scale, NPRS)、歐氏下背痛失能量表(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腹肌耐力測試、1分鐘仰臥起坐次數、坐姿體前彎柔軟度測試及衛教單張發放率,其中在上述之評估工具設定改善目標皆為10%。結果:團體操和居家運動介入其執行率分別為37.95% 及73.33%,在運動介入後疼痛改善程度達61.56%、失能改善程度達75.01%、腹肌耐力測試增加9.85%、1分鐘仰臥起坐測試增加28.55%、坐姿體前彎增加7.35%且上述指標在統計分析上皆達顯著差異(p < 0.01);衛教單張之發放率為56.7%。結論:透過品管圈的活動確認造成本院復健治療人員下背痛之3項要因,並針對要因對策擬定出團體操、居家運動、發放轉位衛教單張及實際教導轉位技巧確實有效改善本院復健治療人員的下背痛及降低失能的情形。臨床意義:科內團體操、居家運動及家屬轉位的衛教可有效改善復健治療人員的下背痛。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