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0.198.173
  • 期刊

【論文摘要】復健治療對於老人髖部骨折術後三年內再住院與死亡風險之影響:以全民健保百萬人世代追蹤抽樣檔為基礎之縱貫性追蹤研究

【論文摘要】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on 3-Year Readmission and Mortality Risk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Hip Fracture Surgery: A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Based on Longitudi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of 1-Million Beneficiaries

摘要


背景與目的:髖關節骨折會導致失能、功能性活動能力下降,已被視為重要的老年醫學議題。本研究使用全民健保百萬人世代追蹤抽樣歸人檔(Longitudinal Health Insurance Database 2000, LHID2000)進行分析,研究目的為分析在全民健保醫療體系下:(1)臺灣初次髖關節骨折術後患者其復健治療的利用情形;(2)初次髖關節骨折術後患者其復健介入對於三年內再住院與死亡風險之影響;(3)檢驗上述影響是否對於不同手術類型、年齡層、性別、住院天數或共病症多寡呈現不同效應;(4)進行再住院原因分析,探討初次髖關節骨折術後的復健介入對於各種不同再住院原因之影響。方法:自全民健保抽樣歸人檔擷取2001至2008年間曾接受手術之首次髖關節骨折長者(年齡 ≥ 65歲),往後追蹤三年。並將復健介入分為三個模型進行分析,模型一:有/無復健介入;模型二:無介入/只做院內復健/只做門診復健/院內及門診復健皆有介入;模型三:無介入/介入1~3次/介入大於4次。以多變項存活迴歸模型(Cox proportional hazards model)檢驗復健介入對於三年內再住院與死亡風險之影響,繼而進行次族群分析。觀察事件包含:(1)事件一(Event1, E1):三年內再住院或死亡;(2)事件二(Event2, E2):三年內死亡。結果:共擷取4,522名個案中,其中有復健介入為1,947名(43.1%),無復健介入個案為2,575名(56.9%)。復健介入族群比起無復健介入族群,其E2風險顯著較低(HR = 0.76, 95% CI = 0.66 ~ 0.88);其中又以「同時接受院內及門診復健」(HR = 0.64, 95% CI = 0.46 ~ 0.89)及「復健介入大於4次」(HR = 0.63, 95% CI =0.49 ~ 0.80)效益更為顯著。相對地,只執行門診復健者其E1風險反而提高;其他復健介入模式則對E1沒有顯著影響。就E2所作次族群分析顯示,「接受內固定手術」、「男性」以及「共病症分數較高」者於E2降低更為顯著。結論:復健介入對於髖關節骨折術後老年患者,能降低其三年內死亡風險;尤其同時接受門診及院內復健者其效益更為顯著。然而復健介入並未能降低,甚而還提高三年內之「再住院或死亡」風險;推測可能是因為出院後發現功能復原不理想,才前往接受門診復健介入所導致的「個案選擇性偏差」。臨床意義:本研究對於老年髖部骨折術後復健治療之介入效益提供不同面向以及較長期之實證研究資料,期能做為決策單位擬訂跨團隊復健照護模式與支付制度之參考。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