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4.59.231
  • 期刊

【論文摘要】核心穩定訓練介入對於腦性麻痺兒童動作功能之影響

【論文摘要】Changes of Motor Function After Core Stability Exercise Training in Children With Cerebral Palsy

摘要


背景與目的:腦性麻痺兒童的姿勢控制問題是影響其功能表現的主要原因之一。軀幹肌肉的控制是姿勢控制中重要的一環。在活動中,軀幹與近端肌肉的活化可以提供遠端肢體動作時所需的穩定度。在過去的研究中雖證實腦性麻痺患者在軀幹與近端肌肉的活化上有明顯的異常,但對於治療的成效則不甚清楚。因此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究經核心穩定訓練後,對於腦性麻痺兒童的動作表現是否有改善。方法:本篇研究6位年齡介於7~15歲間、粗動作能力在粗大動作分類系統(Gross Motor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System, GMFCS)Level III以上之痙攣型腦性麻痺兒童,兩位為單邊型GMFCS Level I,四位為雙邊型GMFCS Level II和III,以單受試者實驗設計(a single-subject experimental design)與A-B-A實驗設計進行研究。受試者須經過兩次間隔一個月的前測(V1, V2),再開始接受八次之核心穩定訓練,訓練結束後進行一次後測(V3),於四週後再進行第二次後測(V4)。核心穩定訓練使用stabilizer pressure biofeedback,讓受試者平躺姿勢下維持核心肌群收縮,依能力練習不同難度的下肢運動並須維持10 sec做10次。本研究使用粗動作功能評量表(Gross Motor Function Measure-66, GMFM-66)、10公尺行走測試(10-m walking test, 10MWT)、起身行走測試(time up and go test, TUG test)來量測兒童在粗動作的改變情形。結果:本研究使用R資料分析暨導引系統(R data analysis & guiding system, RDAGS)進行無母數分析。在粗動作功能方面,個案在訓練前後雖未達統計上顯著差異,但5位個案的GMFM-66分數在V4皆比V1增加。在10MWT方面,個案在V3與V1間達顯著差異(p=0.046),訓練後之步行時間有顯著下降,但V4與V1則沒有差異。在TUG test則在訓練前後有顯著差異(p<0.05),以功能為GMFCS Level III個案在訓練前後(V3-V1)的改善最多。結論:本文顯示腦性麻痺在核心穩定運動介入後,在粗動作功能上沒有明顯差異,但在步行能力則有提升的趨勢,在10MWT與TUG test在訓練前後皆有改善,但訓練結束後效果的維持則不一定。臨床意義:核心穩定訓練可以提供臨床治療腦性麻痺兒童新的方向。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