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0.156.80
  • 期刊

【論文摘要】跑步機坡度行走訓練對中風患者行走功能是否有療效?系統性回顧

【論文摘要】Is Treadmill Training With Slope Effective for Stroke Patients? A Systemic Review

摘要


背景與目的:行走能力喪失為中風後主要且常見的問題,使用跑步機是廣泛被使用作為增進行走能力的介入方式,所以近年來已有部分研究開始探討跑步機加上斜坡的訓練對於中風患者是否有加成的效益。使用跑步機進行上下坡行走訓練時,上坡訓練最主要可以增進步伐對稱性以及心肺功能,而針對進行下坡訓練則沒有被廣泛研究,不過有針對健康受試者進行的下坡訓練,可以減少行走時軀幹屈曲,而行走時軀幹屈曲在中風患者則是非常常見。因此跑步機的坡度訓練是一種能促進中風後患者行走功能的介入方式。本篇系統性回顧探討跑步機斜坡訓練對行走功能之療效。方法:於電子資料庫PubMed、PEDRO以及Embase搜尋相關文獻,以中風(stroke, cerebral vascular accident)、跑步機訓練(treadmill training, treadmill exercise)、斜坡(inclination, slope)作關鍵字搜尋後並加總。設定搜尋文獻類型為隨機對照實驗(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RCT)及以英文發表,搜索至2019年8月已發表之文章。結果:共61篇文章,經由摘要檢視後排除47篇為動物試驗、心衰竭病患訓練以及額外給阻力訓練,因此保留14篇,接下來再檢視全文後其中有12篇僅有一次介入的前測和後測,因此最後僅有2篇文獻進行分析。介入方式方面,1篇是實驗組進行跑步機局部承重訓練再加上10%坡度,控制組進行相同的跑步機局部承重訓練但是不加上坡度;另1篇是兩組皆進行45分鐘傳統物理治療後,進行30分鐘跑步機局部承重訓練加上坡度,其中一組為加上5%上坡,另一組為加上5%下坡,以進行比較分析。介入頻率方面,1篇為進行每次20分鐘、一週3次,共4週的訓練,另一篇則是一週5次,共6週的訓練。發病時間方面,2篇皆為慢性期,其中1篇為發病6個月或以上,另1篇為發病3個月或以上。結果分析方面,1篇比較有加上坡度的實驗組組與無坡度的控制組平衡能力、動作功能、日常功能獨立,兩組組內有顯著差異,然而兩組組間之結果並無顯著差異,不過在步態參數之中,行走速度和患側腳步長有顯著差異。另1篇比較上坡訓練組和下坡訓練組的6分鐘行走測試以及10公尺行走速度,兩組組內皆有顯著差異,而兩組組間在統計上顯著進步的人數部分是有顯著差異;3公尺坐站起走測試則無組間差異。結論:跑步機坡度行走訓練對於中風患者行走功能具有療效,於步態參數如行走速度和患側腳步長方面,以及行走速度方面皆有顯著效益。臨床意義:跑步機坡度行走訓練作為臨床訓練行走功能之介入方式,確實能顯著改善患者行走能力。但其研究的篇數不足,尚待更進一步的研究來闡明。故對臨床治療的建議為跑步機坡度行走訓練可作為臨床治療的選擇,對增進患者行走能力能有加成助益。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