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8.48.62
  • 期刊

【論文摘要】脊髓損傷之神經肌肉電刺激與傳統復健之成效與追蹤: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Functional Electrical Stimulation and Traditional Rehabilitation for A Spinal Injury: A Case Report

摘要


研究背景與目的:現今不完全的脊髓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個案,多以強化現存的上肢與軀幹肌肉力量與肌肉耐力,來增進日常生活功能為訓練目標,然而下半身受損或部分殘留肌肉力量,在復健治療時較容易被忽略,功能性的治療成果,大多以巴氏量表為參考依據。本篇研究探討早期介入一位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之個案,為期6個月的雙下側肢體功能恢復與活動為目標,以神經肌肉電刺激與傳統物理治療,是否可以促進個案雙側下肢的活動能力,來增進日常生活功能與活動能力。方法:本個案報告對象為一位12歲小女孩,因脊椎海綿狀靜脈畸形引起出血性脊椎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S4及S5有殘留部分的感覺與肌肉收縮能力,研究為期6個月的神經肌肉電刺激治療與傳統物理治療,評估感覺與肌力使用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第一次評估ASIA為B級,感覺階層分數:左邊T6-L3為1分、L4-S3為0分、右邊T6-S3為1分,S4-S5為1分(有輕微自主收縮);關鍵肌肉分數:左邊L2、L5及S1為0分、L3及L4為1分;右邊L2-S1為0分。功能性活動評估工具使用巴氏量表,第一次評估總分為30分。結果:個案在第6個月時的評估結果:ASIA為C級,感覺階層分數:左邊T6-L3為2分、L4-S3為1分、右邊T6-S3為2,S4-S5為2(可以很好的控制大小便);關鍵肌肉分數:左邊L2為1分、L3為3分、L4為2分、L5為1分、S1為2分,右邊L2為1分、L3為3分、L4為1分、L5為1分、S1為2分。雙側下肢感覺與肌肉肌力與自主活動有明顯增加,但在巴氏量表中,位移、上下樓梯、如廁等沒有明顯的改善。討論:此病例報告個案之雙側下肢肌肉力量有明顯改善。在神經肌肉電刺激與傳統復健治療中發現,雙側下肢髖關節、膝關節,踝關節的伸直肌群動作是較容易恢復自主動作,而雙側下肢屈曲肌群的自主動作則較難恢復出來。巴氏量表中下肢功能性活動沒有明顯得改善,但大小便控制有顯著的改善,推測可能與加入骨盆底肌的傳統運動復健治療訓練。臨床意義:對於脊椎海綿狀靜脈畸形引起出血性脊椎損傷,造成下半身癱瘓之個案,早期介入受損部位之治療,有明顯的改善下肢動作能力,但無明顯的改善功能性活動,可對於日後的雙側下肢功能性恢復能力是可以期待的。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