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9.56.179
  • 期刊

【論文摘要】動作發展遲緩及無遲緩之嬰幼兒的坐姿姿勢控制變異性

【論文摘要】Variability of Postural Control During Independent Sitting in Infants With and Without Motor Delay

摘要


背景與目的:能夠維持放手獨坐的姿勢控制(postural control),代表嬰幼兒能控制且維持頭、軀幹、骨盆及上肢自由度(degree of freedom)的平衡,是重要的動作發展里程碑。動態系統理論認為,個體透過整合多個次系統完成姿勢控制,變異性(variability)代表個體能以不同方式完成姿勢控制任務,暗示了次系統整合的情況。靜態姿勢下,壓力中心(center of pressure, COP)的移動是神經肌肉控制的淨結果,可代表姿勢控制能力。近年來,許多研究透過非線性COP參數,探討神經肌肉系統如何進行坐姿控制,因非線性參數代表姿勢控制變異性的複雜度(complexity),包含神經肌肉系統的穩定度(最大李亞普洛夫指數,the largest Lyapunov exponent, LyE)、自由度(關聯維度,correlation dimension, CoD)、以及在不同生理層級的規律性/可預測性(多尺度熵,multiscale sample entropy, MSE),從而了解嬰幼兒在特定姿勢的動作適應性(movement adaptability)。本研究的目的是透過對COP時間序列進行非線性分析,探討動作發展遲緩高危險幼兒坐姿姿勢控制特性。方法:本研究納入16位具發展遲緩高危險因子的嬰幼兒(9位男孩及7位女孩,平均矯正年齡:10.6 ± 2.6個月),經阿爾伯塔嬰幼兒動作評估量表(the Alberta Infant Motor Scale, AIMS)評估其動作發展,以第10百分位為分界將其分為動作發展遲緩組(實驗組,8位)與對照組(8位)。兩組嬰幼兒的動作發展都在能放手坐但無法自行轉換姿勢的階段。以力板收取30秒靜態坐姿之COP移動軌跡,再以MATLAB計算COP時間序列之非線性動力學參數。用曼惠特尼U考驗比較兩組間差異。結果:COP分析結果顯示,兩組在前後向的MSE曲線下面積未達顯著差異(p=0.065),但實驗組整體有小於對照組的趨勢。實驗組在左右方向的MSE曲線下面積(p=0.021)及所有時間尺度的左右向MSE值(p=0.007~0.21)顯著低於對照組。CoD與LyE之組間比較則未達統計上的顯著差異。結論:在放手獨坐的發展階段,動作發展遲緩嬰幼兒的姿勢控制變異性之複雜度低於同樣發展階段的無遲緩嬰幼兒。MSE在不同頻率下計算COP位移的規律性,以預測神經肌肉系統的姿勢控制策略多寡,分析結果表示動作發展遲緩嬰幼兒前後/左右方向的控制策略較無遲緩嬰幼兒少,CoD與LyE數值則顯示坐姿控制之自由度限制及穩定度與對照組相似。此結果顯示,動作發展遲緩嬰幼兒較差的動作障礙可能與缺乏姿勢控制策略有關。臨床意義:在訓練動作發展遲緩嬰幼兒的坐姿控制時,建議能夠往各個方向移動的動態訓練,發展多樣化姿勢控制策略,以提升此族群在不同方向之姿勢控制的適應性。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