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88.142
  • 期刊
  • OpenAccess

菌核病菌的分類及PCR鑑定技術

摘要


在台灣,菌核病菌引起作物病害相當普遍,我們回顧一些菌核病菌分類結果,及應用PCR技術輔助鑑定之文獻,用以支持物種的鑑定。1979年,Kohn,L. M.認為只有3個主要引起植物病害的Sclerotinia物種,分別為Sclerotinia sclerotiorum、S. minor、S. trifoliorum。以PCR鑑定、偵測及序列比對方面,Sclerotinia屬內的ITS序列差異小,而SSU rDNA、RPB2、G3PDH、HSP60基因序列雖有可能提供足夠的特徵差異,但目前僅有S. sclerotiorum的研究資料。2007年,Hirschhäuser與Fröhlich利用laccase2(lcc2)genes開發mulitplex PCR檢測方法,設計通用的reverse primer:MP_UniR,及對S. sclerotiorum、S. minor分別具有專一性的forward primer:MP_SsF,MP_SmF,對S. sclerotiorum增幅出632 base pairs(bp)、S. minor增幅出835/bp/之片段。目前資料庫中可供比對的菌核病菌lcc2 gene序列有一個物種以上,適合針對菌核病菌的lcc2 gene以PCR或序列比對的方法輔助菌核病菌診斷。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衛信樺(2017)。綠藻源真菌株Acremonium tubakii NTU60之活性成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1983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