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不同於過去研究,在就業表現影響因素方面只探討學校的公私立別、學校別等;特以在學校影響因素方面,多探討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學到哪些知識與技能,以及學到這些知識是否會影響到就業表現。 本研究將商學院學生在學校所學主要分成兩大類:1、一般項目:(1)輔系、雙學位 (2)外語 (3)擔任社團幹部 2、(1)商用統計軟體 (2)專業應用軟體 (3)程式設計 ,另外再加入一般常用的個人社經變數及公私立學校別等,來探討哪些學校所學的項目會影響就業表現。在就業表現方面,本研究以保留工資、起薪、目前薪資及工作搜尋期間等來表示。 首先在各變數對保留工資的影響中,可以知道在學校所學方面,學生若有修輔系、雙學位會因為自覺得能力較好,而將保留工資調較高。另外研究各變數對起薪的影響方面,實證結果得到,若在校期間有學到專業應用軟體的畢業生,會較符合企業的需求而獲得較高的起薪。在目前薪資方面,由於調查的對象主分成就業及進修兩類,所以如果沒有將進修的受訪者分出,直接分析目前薪資會造成自我選擇偏誤,是故以Heckman的兩階段模型來估計,所得實證結果中,在校期間曾學過商用統計軟體及專業應用軟體者,可能會因為目前工作上較常用的到,因此使得目前薪資也較高。 在最後工作搜尋期間模型中,在學校所學方面,在校期間除了必修英文外另有選修外語課程者,及曾修過輔系、雙學位及程式設計者其工作搜尋期間會較短,也就是說在校期間多充實以後工作上較需要的知識,能夠較容易找到工作。另外在資訊變數方面,在起薪模型中若工作時需用到電腦的時數較高者,該畢業生的起薪會較高,代表隨著知識經濟的重視及科技的進步,電腦已成為生活的必需品,工作上的工具已由電腦逐漸取代傳統工具。 由以上的結論,可以知道輔系、雙學位、專業應用軟體、商用統計軟體、外語、程式設計等學校所學,皆會影響就業表現,而其它沒有影響的變數,可能是所調查資料尚未健全,在往後的調查尚有分析的必要性。 關鍵字:高等教育、就業表現、保留工資、起薪、目前薪資、工作搜尋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