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9.13.201
  • 學位論文

零售賣場設計與現場消費行為關係之探索研究-以百貨公司為例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Retail On-site Design And Related Shopping Behavior-The Case of Departments Stores

指導教授 : 魏正元 廖淑伶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服務業的產出相對於製造業而言,具有無形性、不可分割性、高度 可變性、不可儲存 等特性(Kotler, 1991),顧客的需求也愈來愈多樣 化,在講求「顧客滿意」的行銷時代 ,需要針對不同的服務產出、顧客 需求,設計出不同的服務傳送系統(Normann, 1984) 。以實際經營規 模變動情形的角度觀之,零售業是相當重要的服務產業,實務上也存在許 多獨特的"Know-how",然而,經營者「為而不知」,以致於賣場中缺點隨 處可見,例如, 專櫃服務人員將私人物品放在供顧客用的試衣間內、同 一專櫃同時有多群顧客進入,產生 「擁擠」的空間感覺等等情形,試想 這些發生在零售現場的現象對顧客的購物行為有何影 響? 過去零售 賣場內部設計總是引用製造業的佈置原則,或者被歸為空間設計及空間 美學的問題,甚少從行銷學領域切入探討,因而忽略了賣場設計在消費者 的「逛街」動態 過程中,所具有的重要角色。近來,台灣零售賣場有「 趨大化」的趨勢(例如,高雄漢神 百貨的賣場空間達一萬八千餘坪), 商品種類及數量愈來愈多,顧客的選擇性更高,然而 ,商品必須與顧客 作有效率的「對應」,豐富的選擇性才具有意義,否則,無效率的碰撞 只會使服務過程受到干擾、降低交易成功率。因此,本研究從「分離」與 「組合」(魏正 元,民84)的觀點著手,以業界現有的空間、交易實務 為對象,進行參與式觀察。研究目 的一則希望幫助實務界尋找"Know- why",藉由現場觀察發現問題、提供解決工具,進而掌 握商機、落實顧 客滿意的目標,二則為學術界從管理的觀點透視賣場設計對顧客行為及認 知服務的影響,探索及整理零售現場服務管理的知識,建立一零售管理架 構。 本研究 經由觀察發現,以強調「前場」氣氛及「服務」品質的 零售賣場而言,「人」、「商品」 、「空間」是現場管理的三大基本要 素,而「需求波動」則是考慮零售賣場設計時不可忽 略的問題,因而在 「時間」要素上也必須有適當的分離設計,以讓顧客對服務品質有正向 的認知,「時間」遂成為現場管理的第四要素。實務上,企業若能對自身 的第一手銷售資 料進行詳細分析,讓銷售人員、顧客、商品、及賣場空 間(如專櫃所在的樓層及位置)在 不同的時間有適當的組合,當能加強 此四要素的管理,提高現場的交易成功率;學術上, 可以本研究的成果 架構為基礎,探索其他服務產業的現象,建立更明確的變數關係,供設 計領域思考賣場規劃問題時,能夠正確地將行銷觀點融入其中,二者即可 相輔相成。 服務業的產出相對於製造業而言,具有無形性、不可分 割性、高度可變性、不可儲存等特 性(Kotler, 1991),顧客的需求也 愈來愈多樣化,在講求「顧客滿意」的行銷時代,需 要針對不同的服務 產出、顧客需求,設計出不同的服務傳送系統(Normann, 1984)。以 實際經營規模變動情形的角度觀之,零售業是相當重要的服務產業,實務 上也存在許多獨 特的"Know-how",然而,經營者「為而不知」,以致於 賣場中缺點隨處可見,例如,專櫃 服務人員將私人物品放在供顧客用的 試衣間內、同一專櫃同時有多群顧客進入,產生「擁 擠」的空間感覺等 等情形,試想這些發生在零售現場的現象對顧客的購物行為有何影響? 過去零售賣場內部設計總是引用製造業的佈置原則,或者被歸為空間設計 及空間美學 的問題,甚少從行銷學領域切入探討,因而忽略了賣場設計 在消費者的「逛街」動態過程 中,所具有的重要角色。近來,台灣零售 賣場有「趨大化」的趨勢(例如,高雄漢神百貨 的賣場空間達一萬八千 餘坪),商品種類及數量愈來愈多,顧客的選擇性更高,然而,商 品必 須與顧客作有效率的「對應」,豐富的選擇性才具有意義,否則,無效率 的碰撞只會 使服務過程受到干擾、降低交易成功率。因此,本研究從「 分離」與「組合」(魏正元, 民84)的觀點著手,以業界現有的空間、 交易實務為對象,進行參與式觀察。研究目的一 則希望幫助實務界尋 找"Know-why",藉由現場觀察發現問題、提供解決工具,進而掌握商 機 、落實顧客滿意的目標,二則為學術界從管理的觀點透視賣場設計對顧客 行為及認知服 務的影響,探索及整理零售現場服務管理的知識,建立一 零售管理架構。 本研究經由 觀察發現,以強調「前場」氣氛及「服 務」品質的零售賣場而言,「人」、「商品」、「 空間」是現場管理的 三大基本要素,而「需求波動」則是考慮零售賣場設計時不可忽略的 問 題,因而在「時間」要素上也必須有適當的分離設計,以讓顧客對服務品 質有正向的認 知,「時間」遂成為現場管理的第四要素。實務上,企業 若能對自身的第一手銷售資料進 行詳細分析,讓銷售人員、顧客、商品 、及賣場空間(如專櫃所在的樓層及位置)在不同 的時間有適當的組合 ,當能加強此四要素的管理,提高現場的交易成功率;學術上,可以 本 研究的成果架構為基礎,探索其他服務產業的現象,建立更明確的變數關 係,供設計領 域思考賣場規劃問題時,能夠正確地將行銷觀點融入其中 ,二者即可相輔相成。

被引用紀錄


胡珮嫻(2009)。精品消費及空間展示設計議題論述-以Armani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901309
林武駿(1997)。我國百貨公司競爭力指標之探討與建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35602
陳鴻韻(2000)。顧客對於服務系統變遷其調適反應之研究-以百貨公司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30875
謝政益(2001)。國內大型購物中心業種組合與樓層配置之研究─以大江國際購物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9-011220061134572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