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97.109

摘要


沒有了身體,就沒有花香,海浪拍打著誰,沒了眼睛,彩虹只是個名子。身體讓我們體驗與感受,彩虹、鳥鳴、擁抱、疲憊、苦、歡娛、身體在感受同時也促使著大腦下達行動的指令,直到有一天身體身體凋謝了,感受會停止嗎。我知道我這一生將與身體一同過活,於是有了身體創作思維。 第一章「身體的意像」體驗認識由心中所升起的各種身體意像,期盼透過創作來認識自己身體與心理的作用,尋找與創作「身體的單純本性」。 第二章「旅行者的夢」旅行者與旅行者在旅途中相遇,相遇是分享是祝福。走在大山中大地莊嚴了旅行者的夢。動態的旅行是一種向外的學習,學習把心打開接受人事物的觸動。還有一種旅行是身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旅行,透過安靜身體的靜坐,打開自我內在世界探索的大門,透過外在人事物的觸動,翻攪內心底泥中隱藏的自我。接著內外同時的旅行就開始了,透過旅行找到了創作的道路。 第三章「善念的投射」念頭如夢,但是我們的行為是從念頭所引起的,懂得看自己的念頭的人如同掌握了生命的羅盤,見到念頭的升起,又能欣賞念頭消逝如雲,那就能省力的活著。念頭是有作用力的,所以當我們投射善念,就是在創作一個美好的當下與未來。 第四章「時間與空間」感知的時間中,是過去現在未來的時空觀,而覺知的時空沒有過去現在與未來,他是一整體的存現著。當我們凝視時空,我們就能穿透時空的限制,回到我們最初的故鄉。 「我」是一直在變化的,身心清明單純的時光難得,希望這創作札記,能讓閱讀的人受到鼓舞包括下一刻的自己。

並列摘要


Body Image You cannot smell the balm of flowers without nose. Having no eyes,the rainbow is just a name. What is lapped by the waves? Then what is kissed by the breeze? The feet do not mind the waves and the cheeks never worry about the breeze. Our body is how we experience and reception; for instance,rainbow, birdcall, hug, tired, suffering and happiness, etc. The feelings of the body and cerebral instructions are interworking. Until the body faded awaw, will the reception stop? I believe I will stay with my bod in my whole life. Therefore, I present the concept of "the body creation".

參考文獻


書名:觀照的奇蹟。作者:一行禪師。出版社:橡樹林。出版日期:2005

被引用紀錄


周明毅(2012)。中醫診所經營之關鍵成功因素〔碩士論文,長榮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3/CJCU.2012.00122
吳艾倫(2012)。西醫門診病患對輔助與替代療法的認知、態度與其行為之研究-以台北市某醫學中心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2.10235
沈乃璿(2010)。女性尋求輔助與替代療法(CAM)經驗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0.00263
孫素真(2007)。銀髮族進住養生社區意願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3118
邱于華(2007)。台灣中老年糖尿病患健康行為對住院服務利用影響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0501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