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189.177
  • 學位論文

從旋律的建構談我的創作

Melodic Construction and its Applications in My Compositions

指導教授 : 楊聰賢

摘要


本論文試從主幹音技法的概念出發,藉由在單音進行的加花手法過程中訓練自身對旋律線條的延展、旋律的律動安排,以及其張力。除此之外,由於在加花過程中筆者時常會修改加花片段的旋律,因而產生不同的加花版本,從中啟發筆者對民間音樂中的支聲複音產生興趣,繼而將此融入主幹音技法中,進而應用於自身的作品。因此筆者將以「旋律的建構」作為本論文所要探討的方向,並選擇主幹音及支聲複音技法在音樂上的表現來進行研究及實踐於自身創作中。 本文第一章先透過回顧自身的音樂創作過程中,找出以往在創作上的癥結,繼而從「引用」技法中啟發筆者在音樂創作上的觀點、思考,從而以主幹音及支聲複音技法作為自身建構旋律的手法。第二章則更進一步研究主幹音及支聲複音技法的概念、音樂特色,並透過實析尹伊桑的作品(主幹音)及客家絃索八音(支聲複音)的音樂,更清楚兩者在創作技法上的應用,進而實踐於自身的音樂創作。第三章主要以自身作品-《異述聲活》作為融合主幹音及支聲複音技法的代表作品,繼而分析其創作手法。

參考文獻


嚴福榮。〈從尹伊桑主幹音技法的探索來看亞洲作曲家在西方文化下的尋根〉。《關渡音樂學刊》第四期 (2006) : 1-24。
周怡安。〈交融與昇華—我的音樂創作理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7。
連憲升。〈西村朗的音樂語言與亞洲關懷〉。臺灣音樂研究 (2014):65-95。
李姿寬。〈佛教梵唄〈大悲咒〉之傳統與遞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05。
林世加。〈亞洲傳統音樂在現代音樂中的「再現」-周文中《柳色新》與《漁歌》的溯源與重新定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音樂學系碩士論文,201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