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80.32
  • 學位論文

從真值客體到認識主體︰墨學在戰國中期所引發的論爭

指導教授 : 陳啟雲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墨學是戰國時期與儒學分庭抗禮的顯學之一,自有其思想上的高度,但戰國末年以後,墨學逐漸在中國歷史上隱沒,何以這門學術無法繼續延續下去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本文採用「共時性」的研究方法。我認為若把與墨學同時期的思想家,如何回應墨學所討論的議題,與墨學本身加以參照,便能提供這段學術思想史變遷的線索。如此便能看出,作為戰國顯學的墨學,由於學說本身的問題,到了戰國中期遭受到其他思想家的批判與挑戰。論爭的核心,在於他們討論知識理論時,引入了「認識主體」這個議題;而晚期墨家有意識地吸收了較為融貫的討論,並調整了墨學,這是戰國時期思想史一個相當重要的變遷。 墨學中最具代表性的學說是兼愛。兼愛引發了知識理論的討論,其備受質疑之處有二:第一,真值客體,不可能不藉由主體的認識能力,而被正確地了解陳述;第二,兼愛作為一個倫理議題,卻不考慮認識主體的心理活動,使得如何把這個道德原則落實在具體行動上發生了困難。這二方面的討論都指向知識的構成與性質該如何被了解的問題,戰國中期的思想家對早期墨學的反省是:最沒有謬誤的知識,不是預先被給定的必然性知識,而是深入個別主體各種獨特的經驗內容,所得出的適然性知識。這就是本文第一章的論述重點。本文的第二章主要延續漢學家以實用論的方式作為研究墨學的方法。在比較研究中,可看出墨學與詹姆士的實用論之間有所差異,這些差異正反映了墨學的特性。在知覺的議題中,墨子沒有仔細區分真值與觀念的不同,此即「名」與「實」的關係。而且墨子的知識理論裡,也缺乏把個體的心理經驗納入知識條件裡。由此可知,墨子理論中的知識構成的最主要因素,是研究對象的同一性(此即「義外」的觀念)。 本文的第三章延續了漢學家以效益論的方式理解墨學的倫理學。第一節裡分析墨學裡效益論的特性,可知其中缺乏認識主體的討論,因而連帶地失去對個體意向性的探討,使得道德自律的議題在墨學裡難以被合理陳述。第二節則討論其他思想家針對墨學的問題而發的批評和論爭,包括:墨學缺乏對個體意向性討論,使得個人在沒有自由意志的情況下,仍需背負道德責任;墨子的效益論偏向採用客觀正確的標準,使遵從墨學主張的人必須背負過重的道德責任;墨學效益論的性質為單一目的論,並不能擔保個人做出正確的抉擇,個人價值觀念數量的選擇性越少,單一目的論所造成的謬誤就越大……等等。一方面顯示了墨學的問題,一方面也提出了可以解決其問題的看法。 本文的第四章討論的是認識主體議題的發展。首先,是認識主體的限制性的主題,此乃戰國中期以後大多思想家的共識。但這個限制性是否無法被突破?則各人的意見不一。其次,孟子提出的超越封閉性的可能性。第一,他分析了封閉性的成因,並建議克服的方法:即運用心靈的主動能力,順應變化而正確判斷。第二,他提出互為主體的觀念,也就是以文化歷程中人類心靈創造力所累積的遺產,作為超越單一目的論的方法。第三,他提出最能掌握時空特性的適然性知識的觀念。 本文的結論是,從戰國中期思想家的挑戰,與晚期墨家的反省,反映了認識主體的議題改變了墨學的方向,也影響了戰國中後期的思想史的發展和變遷。

參考文獻


胡適,《中國古代哲學史》,台北:遠流,1986。
陳啟雲,〈漢初「子學沒落、經學獨尊」的思想史底蘊〉,《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22期。
黃慶明,《知識論講義》,台北:鵝湖,1991。
黃俊傑,〈孟子義利之辨章集釋新詮〉,《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第一卷第一期(1988年11月)。
A. C. Graham, Later Mohist Logic, Ethics, and Science,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197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