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2.71.237
  • 學位論文

騎樓的景觀與社會空間識覺——以台北市為例

指導教授 : 潘桂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騎樓」為台灣市鎮型聚落常見的建築文化景觀,它既是相連屋宇的一部份,但卻又可提供屋宇主人以外的陌生公眾使用。這特殊的「現象」,雖然自幼已經有接觸,甚至是生活環境的一部份,但可能是太普遍而平凡了,反而很少成為被注意特殊的「現象」,而產生深入了解的動機。 自從上了師大地理系研究所,對「景觀、空間」等有了比較專業的概念,乃對「騎樓」發生濃厚的研究興趣,所以就決定把「騎樓的景觀和空間」作為碩士論文的研究對象。另一方面,研究者想:「許多人對騎樓的觀感與我不盡相同。」如果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去進一步了解眾人對「騎樓的識覺和觀感」,更增加「騎樓的地理意義和價值」。 文化景觀是人與環境互動的成果,而人對自己建構的成果又有什麼樣的「感受」,這是本文對「騎樓」研究的最後期望。研究者用不同文化人群的角度,加上不同社區的比較,對騎樓的空間感與地方感予以突顯與闡釋。 從一個人本主義地理學者的角度,看待問題最難的就是:要了解那些一般人早已習以為常,而不去思量的問題;用人們對待或反映在環境的行為、以及態度來解開這些矛盾。但也就是因為一般人不思量,使得他們那些隱而不見的識覺,又和文化人群本身自己所了解的識覺大相逕庭。 騎樓最終都只是「物」,真正躲在後面的還是已經麻痺的識覺,或許是只是「識了」,但太多重複已讓我們「不覺了」。騎樓就研究者來看,是一項未雨綢繆而「積極的產物」,可是台灣都市人類對它的使用又是這麼的消極,不是把它當成邊陲,不然就是沒人清掃的公共區域。所以,用人本主義地理學所得到的結論充滿許多矛盾與對立,也就不足為奇了!

參考文獻


廖可歆(2005),《社區居民聚集點形成之基礎研究》,國立臺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
潘朝陽(2001),《出離與歸返:淨土空間論》,台北市: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
林思玲(2006),《日本殖民臺灣建築氣候環境調適的經驗》,國立成功大學:建築學系碩博士班。
林建元(1998),《台北地區檳榔攤空間特性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卓立寰(2004),《攤販與街道》:非正式經濟的空間與日常生活關係--以台北市為例,臺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

被引用紀錄


陳冠丞(2014)。現代性下的灶腳味-臺灣傳統小吃攤場所精神之研究〔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0833
林佩蓉(2014)。連棟式透天厝之立面構成探討-以違章及鐵窗等外觀增添物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中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26/NUTC.2014.00028
施宥毓(2015)。騎樓法制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0442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