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7.187.233
  • 學位論文

內外團體成員的自發性特質推論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s About In-group And Out-group Members

指導教授 : 高泉豐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當個體隸屬於不同團體時,便會產生內團體偏好(in-group favoritism)。實驗一運用最小團體典範(minimal group paradigm)探討團體隸屬是否調節華人的自發性特質推論,並使用歷程分離程序(process dissociation procedure, PDP)檢視後續再認記憶的自動化與控制式歷程。實驗一發現最小團體典範的操弄不影響參與者自發性特質推論的程度,但參與者再認內團體成員的正向行為特質相較於負向行為特質有較高的自動化歷程,外團體與控制組則無差異,展現內團體偏私效果。實驗二利用單純曝光與自我連結作業加強參與者對團體成員的情感,發現參與者對外團體成員的隱含負向行為特質的自發性特質推論程度大於內團體與控制組,且再認內團體與控制組成員的隱含負向行為特質的控制式歷程大於外團體成員,展現外團體貶抑的效果。本研究顯示最小團體典範在實驗一的影響效果與國外不同,實驗二則顯示參與者是依據情感與關係為基礎建立內外團體,展現團體偏私的文化差異。

參考文獻


李美枝(1993a)。〈從有關公平判斷的研究結果看中國人之人己關係的界限〉。《本土心理學研究》,1,267-300。
張勻(2006)。《無條件選邊?探討不確定感對內隱選邊效應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Chang, Y.(2006). Taking sides for no reasons? The effect of uncertainty for implicit partisanship effect. Unpublished master’s thesis, 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李美枝、許正聖(1995)。〈從台灣大學生內團體偏私基礎之解析看社群意識發展的可能性〉。《本土心理學研究》,4,150-182。
Ashburn-Nardo, L., Voils, C. I., & Monteith, M. J. (2001). Implicit associations as the seeds of intergroup bias: How easily do they take roo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1, 789-799. doi:10.1037/0022-3514.81.5.789
Brewer, M. B. (1979). In-group bias in the minimal intergroup situation: A cognitive-motivational analysis. Psychological Bulletin, 86, 307-324. doi: 10.1037/0033-2909.86.2.307

被引用紀錄


廖逸澤(2016)。對內外群體成員生氣與害怕臉孔的情感錯誤歸因反應〔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405439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