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34.62
  • 期刊

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

摘要


本論文主題是「六朝文學『體源批評』的取向與效用」。所謂「體源批評」是指:對各文體之起源所進行的考察或詮釋。所謂「取向」是指:批評者針對此一批評所選取的目的及相應的方法。而「效用」則是指:此一批評依其取向所實際達到的效果、作用。本論文即旨在探討六朝時代,文學上的「體源批評」,諸批評家究竟選取了那些批評目的與方法,而這些批評目的與方法又實際達到了什麼樣的效用? 主論分為三節:第一節,分析「體」與「源」二詞的指涉義,以及合為「體源」複詞的指涉義,並由這項分析而統觀六朝文學「體源批評」取向的概況;第二節,依上一節概況的描述,進行史料的分析、詮釋而論證了四種「體源批評」取向,分別為:(一)文類「體製」之「歷史時程起點」的考察;(二)實用性文體外在「發生原因」的追察;(三)非實用性文體內在「發生原因」的詮釋;(四)諸體歸源的理論建構;第三節則依據上一節所證成的四種取向,逐一評斷其效用。 「文體批評」至六朝已建立完整規模,其後歷代皆依此規模而發展。「體源批評」為「文體批評」之次層級論題,故論明六朝文學之「體源批評」,其後歷代之「體源批評」亦隨之而明。經由本文的論述,應該可以對六朝文學的「體源批評」有一全面而深入的認識,並作為探討六朝之後歷代「體源批評」的理論基礎。

被引用紀錄


陳頤真(2017)。《文選》「實用性文體」之美典研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7.00216
陳秀美(2012)。《文心雕龍》「文體通變觀」研究〔博士論文,淡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6/TKU.2012.01009
劉凱玲(2009)。萌聲‧複音‧新調-魏晉南北朝佛教文類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7373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