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54.199
  • 期刊

【論文摘要】自主呼吸訓練時呼吸參數變化趨勢與脫離成功相關性分析

【論文摘要】Analysis the trend of ventilator parameters during 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 and predicting power of successful extubation

摘要


前言:機械通氣是重症加護病房重要的維生系統,但其脫離過程與拔管時機一直是臨床上困難抉擇的議題。研究資料顯示,約10-20%的病患在計劃性的拔除氣管內管後仍出現呼吸衰竭而需要重新氣管內插管。重新氣管內插管會增加病人感染肺炎的機會、醫療成本,同時也增加病患死亡率,因此,能否正確預測病患能成功拔管脫離機械通氣一直是臨床的重要課題。電子病歷資訊系統近幾年來逐漸在呼吸治療領域應用與發展,電子病歷資訊系統可記錄、管理並監測病患資料,增加臨床工作者的照護品質,並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因此提出此計畫,結合呼吸治療電子病歷資訊系統,透過分析各項通氣參數與拔管成功之相關性,協助醫療照護團隊面臨拔管抉擇時,能有更佳的評估工具。研究方法:以南部醫學中心成人重症加護病房,使用機械通氣大於48小時患者為研究對象,結合呼吸治療電子病歷資訊系統以病例回溯方式進行,資料收集包含年齡、性別、疾病嚴重度(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II score,APACHE II score)、使用機械通氣原因及6cmH2壓力支持型通氣(Pressure support ventilation,PSV)進行呼吸器脫離測試自主呼吸訓練(Spontaneous breathing trial,SBT)時相關通氣參數,依拔管結果區分為拔管成功及拔管失敗組,將各項數據以SPSS20.0與SAS9.4分析,探討各參數之相關性,p<0.05時視為有統計上顯著差異。結果發現:共收案126位病患,105位拔管成功(83.3%),21位拔管失敗(16.7%),兩組病人疾病嚴重度、診斷、昏迷指數、身體質量指數、年齡等資料無顯著差異,拔管成功組男性比例較高(65.7%v.s38.1%;p<0.05);身高較高(163.1±8.8公分v.s156.1±7.8公分;p<0.05);呼吸器使用天數較短(8.1±4.4天v.s11.9±5.9天;p<0.05);死亡率較低(1%v.s38.1%;P<0.001),如表一所示。拔管失敗組其潮氣容積變異係數較低(P=0.016),如表二所示。呼吸參數趨勢分析如圖一所示,拔管失敗組於自主呼吸2小時期間,其每公斤潮氣容積(Tidal volume,VT)低於拔管成功組;呼吸速率(Respiratory rate,RR)高於拔管成功組;呼吸淺快指數(Rapid Shallow Breathing Index,RSBI)高於拔管失敗組,且自主呼吸訓練之起點與終點都有偏高的趨勢,其趨勢圖呈一曲線,拔管成功組呈穩定直線下降;拔管失敗組之每分鐘通氣量(Minute ventilation;VE)低於拔管成功組,且在訓練終點有下降之趨勢。(表格略)自主訓練期間每分鐘通氣資料平均值形成之趨勢圖,RSBI於拔管失敗組較高,且起點與終點都有偏高的趨勢,呈一曲線,拔管成功組呈穩定直線下降;拔管失敗組之VE低於拔管成功組,且在訓練終點有下降之趨勢。結論與貢獻:本研究與呼吸治療電子病歷資訊系統結合,發現較低的呼吸型態變異度與呼吸器脫離失敗有高度相關。呼吸參數趨勢圖發現拔管成功組其呼吸淺快指數趨勢呈一曲線且每分鐘通氣量呈穩定直線下降,因此,可參考病患於自主呼吸訓練時的通氣參數趨勢圖評估是否適合拔管,希望未來能藉由此研究結果,協助臨床評估,增加拔管成功之機率。

被引用紀錄


廖怡君、李淑秋、邱慧玲、王雅韻(2021)。亞急性呼吸照護病人呼吸器脫離之相關影響因素-回溯性病歷查閱研究護理雜誌68(6),53-61。https://doi.org/10.6224/JN.202112_68(6).08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