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5.197.123

摘要


現今對於同性戀的誤解源自於從前的固有概念,這些概念造成先入為主的刻板印象,即便同性戀族群如何的為自己去污名化,社會風氣依舊是以類似的觀點看待,唯一的差別,是將這份觀點附著於表面的善意下,讓人較難以察覺。是故,本研究認為,在社會急遽變遷下,雖然表面上社會變得更為民主、開放、自由,但實際上,同性戀的待遇依舊保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同性戀族群的基本人權該如何去爭取與維護,是整個社會該仔細思考的課題。本研究旨藉由探討臺灣同性戀歷史的歷程,進而了解目前社會同性戀的處境和待遇,包含同性戀人權的擁有、污名化和疾病化的形成、社會誤解的因素及同性戀本身的顧忌;並且也藉此了解當今社會風氣對於同性戀這個族群的定義、態度和觀感,從中觀察兩者間的平衡點所在。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鄭亭瀚(2014)。從流行音樂看台灣社會情感轉變─以五月天為例〔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1400650
李以文(2019)。同性戀患者現身的護理長庚科技學刊(30),87-95。https://doi.org/10.6192/CGUST.201906_(30).8
林巧雯(2014)。國中同志/非同志教師其同志態度及同志教育教學實踐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3-2110201613591219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