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84.155
  • 期刊

上帝的禮物:再探禮物與交換經濟

摘要


禮物經濟不僅具有交換經濟的「唯物」屬性,更具有無法分割的「文化」與「道德」性。它象徵著富饒生活所延伸的一種文明現象,一種人情世故,一種互惠原則,一種流動的債務,更是一種權力與聲望的建立。社會學家牟斯對禮物與交換經濟的研究,可謂是當代禮物經濟論述的源頭。相較於牟斯所討論的傳統禮物經濟,德希達的禮物經濟則是一種不對等性、解構式、矛盾式及超越式的禮物經濟,試圖問題化「互惠原則」的禮物經濟。本文主要先以尼采的「主人道德」及「奴隸道德」,重探牟斯及泰斯塔「義務性」及「非義務性」道德的「禮物經濟」,以釐清泰斯塔及牟斯對禮物經濟認知的差異,再以「亞伯拉罕的矛盾」為軸心,將德希達的禮物經濟橫向置入於「禮物經濟」的論述體內,使其產生對話、播散、混血、重述或轉化的效應,以擴大對(上帝)禮物與交換經濟的探討。

關鍵字

禮物 牟斯 德希達 解構 交換經濟 絕對他者

並列摘要


無資料

參考文獻


Testart, Alain(2004)。不確定的「回報的義務」:論牟斯。中外文學。33(6),33-50。
Bataille, Georges(2004)。整體經濟的意義。中外文學。33(6),17-32。
(1984).The Holy Bible.
Beardsworth, Richard(1996).Derrida and the Political.
Caputo, John D.(1997).Deconstruction in a Nutshell.

被引用紀錄


馬翊航(2017)。生產.禁制.遺緒:論台灣文學中的戰爭書寫(1949-2015)〔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542
王姿尹(2016)。少即是多效應:認知代數途徑之分析〔碩士論文,義守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74-3001201622205500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