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34.87
  • 期刊

台灣的經濟發展、蘭嶼的社會構造與國家公園的空間角色

摘要


本文旨在探討台灣納入國際分工的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台灣與蘭嶼特定歷史關係的轉變。我們考察在特定社會與歷史脈絡中之國家,如何經由政策的中介改變了蘭嶼的空間形式以及產生了種種隱含的矛盾與文化危機。 首先,本文交待了蘭嶼的歷史脈絡。然後,分別由偏離的差異地點與幻想的差異地點兩種不同的概念來討論蘭嶼在50年代與60年代以後,戰後邊陲資本主義體系的區域再分工過程。進一步,我們經由蘭嶼被納入台灣社會體系的歷史過程來處理蘭嶼社會的結構性矛盾與危機,它可以分別表現在經濟、政治、文化與空間的不同層次中。最後,由少數民族文化自主的觀點,提出在當前歷史時勢下,目前設置國家公園所能做的努力及其挑戰。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廖億美(2006)。藝術介入公共領域的創造性關係--一個台灣環境運動的視野〔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06.00121
陳琳(2015)。煉金術—金門戰地襲產的觀光治理〔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5.01191
范綱皓(2014)。成為台灣好女人?越南新移民女性的空間化認同政治〔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02170
楊政賢(2011)。島、國之間的「族群」-- 臺灣蘭嶼Tao與菲律賓巴丹島Ivatan關係史的當代想像〔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2208
柯明宏(2008)。籌設中國家公園之權益關係人分析研究-綠島之個案〔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152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