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21.231.245
  • 期刊

【論文摘要】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病患中疼痛和肩關節活動度與超音波檢查結果的肱二頭肌病變相關性探討:個案報告

【論文摘要】Association Among Pain, Shoulder ROM and Ultrasonographic Evaluation of the Biceps Muscle in a Patient With Adhesive Capsulitis: A Case Report

摘要


背景與目的: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俗稱:五十肩),是一種常見造成肩關節疼痛及活動度受限的骨骼肌肉疾病,進而造成生活品質受到干擾,然而其病理機制與功能障礙間的關係尚未釐清。在臨床上,病人抱怨肱二頭肌肌肉附近常有疼痛。根據文獻指出多數有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中,當使用超音波檢查其肱二頭肌近端肌腱時,發現病人的關節活動受限程度與肱二頭肌近端肌腱的浸潤有很大的相關性,因此認為使用超音波掃描肱二頭肌近端肌腱是否浸潤是一種簡單且容易用於評估肩關節功能的方法之一。本研究目的為探討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病患中疼痛、肩關節角度與肱二頭肌肌腱異常的相關性。方法:個案是一位48歲的女性有肱二頭肌近端肌腱拉傷,由於疼痛而不敢動,5個月後肌腱拉傷恢復之後,因發現手無法舉起,經醫師診斷為右側沾黏性肩關節囊炎,沒有糖尿病或其他疾病,慣用手為右手。評估項目包括於治療前測量其肩關節被動關節活動度及1週前的平均疼痛指數(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0 ~ 10 cm),並用線性12 Hz ~ 5 MHz探頭超音波(M2540A machine with a 12 Hz-5 MHz linear transducer, Philips, Bothell, WA, USA)檢查此病患健側及患側的肱二頭肌肌腱。超音波探頭掃描時,病人的擺位採用平躺姿並且將患側手臂擺於肩外展0°,手肘完全伸直位置。經過兩週治療(物理治療:磁場治療、向量干擾、低能量雷射、牽拉運動與經皮神經電刺激,醫師關節內葡萄糖注射)之後再進行第2次相同檢測。結果:治療前的測量結果為被動性肩部彎曲的角度是100°,外展75°,外轉15°,內轉20°,伸直20°,並且1週前平均VAS為7.27 cm,超音波檢查發現,由肩峰鎖骨關節處往下20 cm並往右4 cm偵測肱二頭肌發現有一囊狀物為(長 × 寬)3.28 cm × 0.868 cm,健側部位對稱的區域並沒有發現囊狀物體。經2週治療後的測量結果發現被動性肩部彎曲的角度增加24°,外轉增加11°,外展增加16°,內轉增加4°,伸直增加8°,VAS降低2 cm,囊狀物變小(長 × 寬)2.55 cm × 0.529 cm。結論:根據此個案檢查顯示,位於肱二頭肌的遠端肌肉有囊狀物體,相對於健側同部位並沒有發現囊狀物體,且隨著被動活動角度增加,囊狀物的大小亦有下降。臨床意義:在肱二頭肌上的囊狀物大小的改變可能與沾黏性肩關節囊炎的關節活動及疼痛有關連,未來將收集足夠樣本數,以驗證其臨床相關性。

關鍵字

無資料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