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36.170

摘要


水的調和、火的焠煉,透過人的巧手,腳下踩踏的泥土終成磚瓦,建構成可遮風避雨的居所。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於民國102年5月16日至11月17日,推出「起厝‧磚瓦諸事會社」特展,便是從高雄土發想,探討先民如何利用水、土的特性而後發展出磚瓦產業,透過磚窯產業從興起、頹圮到轉變的歷程,帶出聚落與城市發展的脈絡。並由高雄地區具代表性的兩個磚窯廠:唐榮中都磚窯廠與三和瓦窯切入,以民間與官方的角度鋪陳,說明日治到光復初期高雄地區磚瓦窯業的發展和進程。期透過展覽認識傳統磚瓦的製造和其中積累的在地文化,重新反思人與土地和聚落的連結關係。

關鍵字

無資料

被引用紀錄


俞怡萍(2002)。清末臺灣洋務政策下的建築活動〈1863~1895〉〔碩士論文,中原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40/cycu200200516
李建億(2015)。台灣傳統紙錢製造業作業環境中多環芳香烴化合物特性分析與作業人員暴露危害之探討〔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5.00176
賴怡臻(2009)。國家公園遊客中心服務品質之研究-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9.00525
林承運(2015)。探討遊客對賞螢活動的遊憩區忠誠度 前置因子-以東勢林場遊樂區為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1/fcu.M0216721
林宏澤(2002)。從文化產業探討地方文物館的發展~高雄縣皮影戲館視覺設計規劃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2603200719131573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