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25.98.18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文由五個部分所組成。第一、緒論,提供讀者瞭解倫理系統兩個重要類型。其中一個類型其價值的所在是行爲,或行爲的性質,另一個類型其價值的所在是其結果,或其行爲的結果。前者的理論類型被稱爲義務論的,而後者被稱爲目的論的。由此,目的論的系統考量的最後道德標準係基於由行爲產生的某種非道德價值爲考量,而義務論係以行爲本身所具有的本身價值爲考量。在本文中吾人所要考量的目的論的倫理理論將以功利主義爲主要類型。 第二部分,「功利主義的發展與其重要理論分析」,在說明功利主義的理念系統如何依據成長中的道德多樣性去思考它歷史發展中的某些風貌,與功利主義者如何依這種道德多樣性的觀點去解決這種有原則的政治權威與決策。然後依序,「邊沁與快樂的結構」,是在於介紹邊沁的理論,他採取一個道德概念必須基於人類經驗體驗所揭示的人性赤裸裸事實之上的觀點。因此,他認爲觀察可以顯示被驅迫去追求快樂與規避痛苦的動機。本部分之二,「彌勒與功利主義的兩難」,解釋彌勒的理論,他是邊沁的門徒與著作合著者之一,被期望去繼承功利主義的觀點。他亦是對功利主義做重要修正的學者們之一,其企圖是在於使功利主義對功利的研究放棄邊沁相當粗糙的定量研究途徑。本部分之三,「享利希提威克與修正的功利主義」,討論希提威克的理論。他對後來哲學家的影響可追溯於他對功利主義理論根據的修正與其研究拘泥於細節的方式。他首先提醒我們不證自明的規範原則必須是直覺地被認識,因燙它們是無法從其他的規範原則中獲得其推論。其次他提醒我們真正的不證自明的規範原則是基於很多明顯相關的驗證。 第三部分,「功利主義的兩個類型」,分析兩個古典的功利主義類型:「行爲」與「規則」的功利主義。在功利原則的應用方面,行爲的功利主義者,包括邊沁,認爲我們在理念上應該可在任何假定的時間之中應用我們可資利用的原則。規則的功利主義者企圖去提供更可靠的理論構想。他們陳述一個行爲,假如於一個規則的系統之內,它遵循一個有效的規則,那它就是對的。假如它遵循此種規則,就會產生諸事物的最好狀態。 第四,「功利主義的評估」,是在於發現功利主義的兩個真正正面的特徵。它的第一個吸引人之處是它是一圈單一的,絕對的,具有對每一個情境提供一個潛在的答案之系統。它的第二個吸引人之處是功利主義似乎在於獲得道德的實質內涵。但是,它亦有若干問題,例如,其第一個問題是功利主義系統程式「爲最大多數人的最大快樂」,依此程式提到兩個最大的「多數人」與「快樂」兩個變項。 最後,「結論」,是在於概述從邊沁到希拉威克已發展的功利主義重要觀點,與許多哲學家所做的一系列批評。

被引用紀錄


李真文(1998)。台灣教育改革中的正義問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04-1704201209254000
陳靜芝(2013)。從新聞倫理分析少年非行行為新聞 -「中國時報」和「蘋果日報」分析比較〔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82327

延伸閱讀


國際替代計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