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7.42.168
  • 期刊

台灣軍事基地演習的地域抗爭之差異機制初探~以恆春三軍聯訓基地和九鵬飛彈基地為例

摘要


自民國50年代起,三軍聯訓基地與九鵬飛彈基地陸續落腳於恆春半島,地方居民因不堪長期的火砲炸射噪音和爆震,國防部自民國94年起依「國軍地方睦鄰工作要點」給予半島東西部受影響鄉鎮各1千萬元的睦鄰回饋金。然而,近年來對地方生態和經濟發展的不良效應逐漸擴大,包括水土流失危機、演習地區與生產空間衝突,以及軍事禁限建規定和土地買賣價格低落等現象,導致恆春半島反軍事力量逐漸壯大。研究過程發現,同樣獲得高額回饋金的兩地居民,軍民關係在東部鄉鎮由緊張對峙轉為互助合作,西部鄉鎮則持續劍拔弩張,抗爭日益激烈。本文目的在瞭解同樣位於台灣經濟邊陲的空間分工角色下,在相同地域內的恆春半島兩側聚落,在面對次數頻繁的軍事演習時,兩地抗爭為何產生如此空間差異的發展機制。本研究透過國防部取得歷年地方回饋金總額和運用狀況,並比對近十年恆春半島福衛二號影像和土地利用圖資,利用SuperGIS軟體疊圖和環域分析以及Sufer繪製3D地形圖,也同時深度訪談包括屏東縣政府相關處長、兩軍事基地重要幹部以及東西部鄉鎮長、民意代表與地方居民等36人。研究結果顯示:恆春半島東部鄉鎮地方回饋金使用較西部鄉鎮公開落實,且在回饋金運用的空間集中度和使用效率較高,這與兩地地方民意動員能力和社區組織動員能量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日後各鄉鎮若要化解軍民間的心結與衝突,建議修訂國軍地方睦鄰工作要點的相關法令限制,才能在國防安全和經濟發展兩難中獲得平衡和最大利益。

參考文獻


黃政寬(2007)。莿桐鄉砲陣地射擊活動對居民與環境影響之研究(碩士論文)。環球技術學院環境資源管理所。
張瑋恩(2007)。台灣洋蔥的在地認同研究(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台灣飲食文化產業研究所。
卓幸君(2014)。文化觀光之所以可能─旭海部落的實踐歷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公共與文化事務學系南島文化研究所。
蘇一志(2007)。地方發展過程中的衝突與折衝:以恆春半島觀光空間之轉化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14,2-11。
王金壽(2004)。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台灣社會學。7,180-19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