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4.201.213
  • 學位論文

非接觸式智慧卡對於捷運系統之效益分析

Benefits to MRT System by Using Contactless Smart Card

指導教授 : 曹壽民

摘要


隨著科技的進步,先進各國之運輸系統逐漸使用電子方式收費,以取代傳統人工收費方式,希望能夠節省人工、簡化收費程序與降低時間延滯,並提昇運輸系統經營與運作效率。非接觸式智慧卡在使用上較接觸式磁卡或智慧卡為迅速簡易,更具有安全性高、記憶容量大、壽命長等優點,因此先進國家之電子票證系統均採用非接觸式智慧卡。 本研究分別以使用者與營運者之觀點,利用前後比較及成本效益分析來評估捷運系統使用非接觸式智慧卡之效益,營運者效益中又分別以磁卡與非接觸智慧卡並行、全路網採用IC票證(IC Token與非接觸式智慧卡)、全路網實行IC票證並改採榮譽票證制度以及實行非接觸式智慧卡票證系統對於後續捷運路網規劃設計的影響四個部分來做效益分析。並以台北捷運公司及台北智慧卡公司實際營運情形進行案例分析,其目的在探討非接觸式智慧卡所投入之資源成本及系統完成後所達成之效益,用以評估非接觸式智慧卡電子票證計畫所帶來之使用者效益及營運者效益。

並列摘要


The contactless smart card is a new ticketing medium used in public transport. Besides increase customer convenience, it could decrease operation cost. The objectiv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analyze the benefits to MRT passengers and operators by using contactless smart card, compare before and after utilizing and cost-effective analysis of four scenarios: combination of magnetic stripe card and contactless smart card ;All Automatic fare collection system adopt IC technology(IC Token and contactless smart card);IC fare technology with〝proof of payment〞 system; longterm MRT network effect forecasting using contactless smart card progroam.

參考文獻


28.徐景揚,「非接觸式智慧卡對公車業者之效益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四年六月。
27.蔡佳伶,「非接觸式智慧卡於公車乘客之時間節省效益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九十三年六月。
33.Daniel Fleishman, Multipurpose Transit Payment Media,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Board, National Academy Press, Washington, D.C., 1998.
1.工業技術研究院,台北都會區大眾運輸系統以IC 智慧卡票證整合規劃案,規劃階段報告,民國86 年5 月。
2.財團法人中華顧問工程司,金門地區大眾運輸電子票證系統規劃、設計暨監造,期末報告書,民國89 年1 月

被引用紀錄


周紋如(2017)。醫院導入診間電子支付之內部接受程度與影響因素 —以新北市某醫院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0321
廖宜靖(2008)。台鐵運用智慧卡票證系統之策略與效益評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2026
張恭碩(2007)。非接觸式智慧卡於停車收費之效益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7.0155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