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思想是戰國至秦漢間的道家後期思想,司馬談〈論六家要旨〉為我們勾勒出大致的形貌,其中心思想主要是從治身、治國兩個面向開展的,它重人體的形神修養,認為健全的形神是治術成功的第一步,養生之道與經世之術一體相關可說是黃老思想的重大議題。 做為西漢黃老思想之集大成的《淮南子》,該書對於這兩方面的課題當然也有相當豐富的探討」,然而,前人在討論《淮南子》的修養論時,雖亦連帶探討過其治國理論,唯多淺嚐即止,著墨不多,對於其修身治國一理相通的理論甚少闡發,是故,這部分仍存在著探討的空間。 然而,我們可以發現修養、養生論在《淮南子》書中卻屬重要議題,而這些理論當然也適用於一般人,不過,其中絕大多數言論根本是針對統治者而發的(從其著作動機可知),它承襲了黃老學說修身治國相通的前提,極為強調君主需妥善修身,以此為治國的基本,也是保證,在這基礎上擴而充之,始可達到長治久安的理想,本文嘗試以《淮南子》的修養理論為基礎,再推展到其治國理論,並探討兩者之間的關聯性。本文主要以《淮南子》的道家性格做主線,由其道家式的修養理論展開討論,對於其制度面的議題(如立法等),則不在討論之列。 在章節的安排上,首先論述《淮南子》一書的核心思想-氣化宇宙論體系,以了解人在氣化宇宙中的生成及定位,由此開展出形神雙修的修養理論。並將治身之道推至治國之術,將兩者結合探討,最後整合論述,析論其中相應或轉化之處,並檢討其學說的歷史定位及影響。希冀藉由各章的討論能充分掌握住《淮南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