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8.179.119
  • 期刊

紀昀與《史通削繁》—以史學批評為中心的探討

摘要


紀昀一生學術以成就《四庫全書總目》最為著稱,餘以《閱微草堂筆記》在小說方面、《紀評文心雕龍》在文學方面、《史通削繁》在史學方面顯示其才學多端,學問淹貫。本文則專看紀氏在史學方面的代表作《史通削繁》。文中由其生平析述《削繁》係成書於乾隆三十八年紀昀五十歲時,約費時六年左右。其刪削《史通》四十九篇,全篇保留者十篇,全篇刪除者四篇,部分刪削者則其餘卅五篇,除全刪全留各有其理外,其他大致以冗漫繁蕪、言論過激、見解不同、侮聖斥夷、疑有脫誤為根柢,犯者必削。紀昀在刊削同時,並評點其文於書眉,故本文之研析亦從所刊削者及所評點者兩方面同時下手,並以史學批評為主軸,結果發現紀昀以儒者的氣度與風格,對原作加以理解與認同,所評亦主平和與雍容,展現其中國文化的氣質。論者以為其學術成就或不如顧炎武、王夫之,甚至戴東原、章學誠,但仍令人欣賞敬佩。

參考文獻


洪業(1935)。《史通·點煩篇》臆補。燕京大學史學年報。2(2)
洪業(1982)。洪業論學集。台北:明文書局。
(1990)。《史通削繁》探析。書目季刊。24(1),33-42。
李紀祥()。
張之象(1961)。史通。北京:中華書局。

被引用紀錄


孟祥瑞(2008)。到「西方」寫中國大歷史:黃仁宇的微觀經驗與他的中國學社群〔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1030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