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39.240.142
  • 學位論文

清代算學家方中通及其算學研究

指導教授 : 洪萬生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數度衍》是清初算學家方中通(1633~1698年)的數學著作,成書於1661年。此書綜合介紹當時傳入中國的西算和中國傳統的數學知識,是一部會通中西的著作,書中包括除三角學外當時的所有數學,內容裒集《幾何原本》、《算法統宗》、《同文算指》等書,闡述甚詳。《數度衍》共有二十六卷,卷首三卷,為:數原、律衍、幾何約。正卷共二十三卷,分述珠算、筆算、尺算(比例規)、籌算(納皮爾籌算),之後條列古代九章名目,末卷並介紹九章外法。但九章名目的排序與古代九章名目不同,依序為<勾股>、<少廣>、<方田>、<商功>、<差分>、<均輸>、<盈朒>、<方程>、<粟布>。除了卷首三卷外,本書和中國傳統數學著作相同,都是採用問題集的方式編寫題目。全書用八卦之名乾、兌、離、震、巽、坎、艮、坤分為八冊。 方中通身處在明末清初「西學精矣,中土失傳」的時代背景下,他對西洋數學所持「西學歸九章」的態度,和梅文鼎所提倡的「幾何即勾股」有異曲同工之妙,也和明末清初的學者們如黃宗羲、方以智等所倡導「西學中源」說有關。方中通在《數度衍》中會通中西的工作,主要表現在<勾股>和<少廣>這兩卷,<勾股>卷中引入徐光啟的《勾股義》(1609年),<少廣>卷中引入利瑪竇和李之藻合譯的《圜容較義》(1608年)。方氏除了抄錄各該書中「論曰」的證明外,有些題目則在「通曰」中,給出了類似「論曰」中的證明,有些還引用中國傳統的「以盈補虛」的方法證明。本書中除了改編自其它算書的內容外,「倍加隔位合數法」算是比較新鮮的材料,是講對數問題,方中通的對數是向傳教士穆尼閣學來的。史家嚴敦杰認為:「此實為《數度衍》一書中最寶貴部分。」 本論文將深入分析方中通的算學著作《數度衍》,也想從方中通的生平及其與同時期中算家或傳教士的互動,來了解其算學研究與學術環境的關聯和可能顯現的意義,以便釐清方中通在清初算學研究的地位及其影響。同時,也期待借由對於方中通的算學研究,不僅能對數學史的研究有助益,而且可豐富今日的中學數學教育。

被引用紀錄


鍾秀瓏(2006)。陳藎謨《度測》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1217
程和欽(2006)。清代算學家杜知耕及其《數學鑰》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14064
洪正川(2006)。李潢《九章算術細草圖說》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0712200716100577
郭志輝(2009)。杜知耕及其《幾何論約》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5555
黃俊才(2009)。李潢《緝古算經考注》之內容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5280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