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191.223.123
  • 學位論文

《論語》仁概念的研究──以文質論觀點的探討

指導教授 : 高懷民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摘 要 本文的主要目的在探索《論語》的仁概念。就思想的演變來看,周初的政治核心是敬德思想而非仁,仁是後來才逐漸取得主流地位。孔子無疑是中國歷史上對仁的闡釋最為原創與最為深刻的人。仁在孔子自身當有一深切研討與履踐的過程,否則孔子很難楬櫫仁,並以之接引時賢弟子。 因此,孔子對仁的修習是如何得來,而他又是如何確定所修習者即為仁;這是首先需要面對的問題。要完整的回答此一問題,便需要對仁與禮的關係有所認識。孔子曾說:“古也有志:‘克己復禮,仁也。’信善哉!”(《左傳.昭十二年》)這是說能使自己依禮制精神行事,便是仁。這句話基本上便把仁、禮結合起來,也告訴人們如果要修仁,當從禮下手。而大家都知道孔子是當時的禮學大家,則毫無疑問地孔子透過對禮的篤行成就了仁。 接著又產生一個問題:何以習禮便可以成就仁,而習禮者如此多,為何《論語》中只有孔子可稱仁?這一問題的答案,依《論語》來講,不妨叫做文質論。這是說仁、禮關係是人的內外兩面,而這兩面具有互相依存的特性,如果一個人能依禮篤行履踐,那麼就可以成就仁。而如果只有外表行禮,內在卻不真的有禮制規定的存心,那麼行禮也是無法成就仁的。這一觀點說明人的存心或內質的成就不是偶然的,我們也由此知道孔子的偉大。 既然文質論能透過禮制成就內在,那麼是否可以透過外在表現來認識內在成就?孔子的答案是可以的。“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論語.為政》)是孔子提出的觀察法,透過對人言行的明察,還有何能隱藏呢!因此,本文就根據孔子這一說法,試圖為仁下一定義。 而根據孔子的觀察要項,本文從《論語》中梳理出四個義項,做為仁概念的內涵:屬於上位者;屬於個人內質;仁不僅止於內質,尚應有具體的方法;仁是相應於天下,且能使天下歸往等。再總合這些義項得出對仁的界說:仁乃是政治上位者個人對於領下成員所採行的行為之內質,此行為內質乃由合乎禮樂規範道化性要求的具體行為所承載或昭彰,通常此行為內質有益於成員對其歸向,且是可通行於天下者即是。 在提出了仁概念的定義後,本文進一步就有關仁的守位作用提出說明。由於《論語》中並未對守位作用提出理論性的說明,這一部分乃由《易傳》的形上學解釋加以補充。另一個需要特別提出說明者是〈堯典〉的一體同化理論對仁的影響。仁的天下性即是由此而來。一體同化在闡釋天日對萬物的化育作用;其模型乃是一日對萬物。古人則天取法,以天下群黎為教化,亦有一人對天下的模型。一日與一人對應,說明仁就是此一人的光明。孔子說:“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顏淵〉)天下又豈有不向光明之人。又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季氏〉)因此禮制便成為一人仁心的具體化。據此,本文主張王、仁與禮制乃三位一體,這是仁的政治哲學內涵。 接著,本文將轉到對朱子有關《論語》仁的詮釋的探討。朱子在中國哲學史上有相當重要的地位與影響力。但朱子對《論語》仁的釋意並非來自《論語》本身,而是依理學觀點為之。這在方法上甚有商榷餘地。而其所釋“愛之理,心之德”,則是一個非常深刻的哲學性闡釋,顯然必須從朱子的理學體系才能暸解其意義。而縱使理解了朱子的仁,對孔子的仁來說,恐怕亦難有認知上的助益。 不過,藉由對朱子釋仁的探討,可以看到一般對仁為“全德說”的發展大體脈絡。而由於進一步的探索,在《中庸》與《五行》中,都可看到仁、義、禮、智,此四行基本上有善、德的層次差別。《五行》又說:“善,人道也;德,天道也。”也就是說,仁分別有人、天的層次。但《論語》論仁,大都針對弟子而論,故對仁的闡釋大多屬善的層次。但亦有論及德層次者,如“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便是。因而,為了對德有一更清楚的認知,本文乃從《論語》中梳理出德概念。不過,就《論語》來說,仁、德,大抵仍分屬善、德的層次。 經過本文的歸類分析與釋義,孔子對德的義項主要有四:先事後得;主忠信、徙義;因恆而德;德乃天生等,如將此諸義項加以整合理解,可以得出德的完整概念:德乃是內外如一,不斷遷義的行為結果,係經由恆常的履踐,上達於天而生於行為者;德的成就,整個過程乃是依循先事後得的因果律。 德既然是天生,而仁德又為君人者的條件,故孔子認為一個君子治理邦國或天下,應該以仁、德來治理。德是可以通達天地的,如用德來治理,可以強化國家的凝聚與團結,在無形中弭除對國家不利的因素作用,進而使民眾默化向善,故孔子極力主張德治是有其道理的。 據《論語》來看,在諸德之中,最高的德當是中庸之德。德可以感格天地,而具中庸之德的大人,甚且可以與天地參;也就是說,大人之德是可以燮理陰陽,與天地同化萬物。這應當是〈堯曰〉篇“天之曆數在爾躬”的真正意涵。經由如此對德的析理,可知孔子所言的上達,實即是上達於天德。而經由對德的理解,才可說對孔門的政治哲學有了真正而深入的認識;也才知道古人何以言政治必欲講究修身進德。 最後,本文特指出仁領域以及德的重新認識,做為對當代的啟示。仁乃今人所不熟悉的領域,是在知性高度開發的情形下,為人們所忽略的地方,這是一個可以提昇內質,改善人際互動的人格陶成地,當予以重視。只有水而沒有山的心靈生態是不自然的。而德是更深一層的成就,這是自然的結果。 關鍵字:文質、仁、德、一體同化、王天下

關鍵字

文質 一體同化 王天下

參考文獻


14 陳冠學,《論語新注》,台北:東大,1995
66 屈萬里,《書傭論學集》,台北:聯經,1984
67 屈萬里,《尚書集釋》,台北:聯經,1983
72 高懷民,《先秦易學史》,台北:自印,1990
101 勞思光,《中國哲學史》〈一〉,台北:三民書局,1981

被引用紀錄


李威寰(2013)。由「證知」而「政治」:《論語》之「知」/「智」的根源與運作〔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1733
王靜兒(2009)。兩漢言志賦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65799
洪郁婷(2010)。孔子仁智觀在國中國文教學之體現〔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191323
王宣文(2011)。《論語》仁智觀研究--以「偏離論」切入作考察〔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20534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