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6.255.127
  • 期刊

在科學與媒體的接壤中所開展之科學傳播研究:從科技社會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

Science Communication Studies between Science and Media: The Needs and Roles of the Contemporary Public

摘要


由於現代社會與科技發展間的高度連結使得許多科學與科技訊息的傳播不僅與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更直接關係到一個社會的成熟與進步,但過去相關的探討卻極少。 本文從一個科技社會中公民的角色及需求出發,透過目前媒體中科學報導概況及相關研究文獻的檢閱,嘗試建立一個社會大眾在面對科學訊息時的認識模式。並透過此認識模式的開展,進一步從媒介、科學產業、閱聽人及社會等四個層面,具體地勾勒出未來台灣科學傳播研究所能夠進一步著力的方向。

關鍵字

公民 科技社會 科學傳播 閱聽人

並列摘要


Communication regard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ithin our society is undoubtedly a critical issue. It is not only intertwined into the everyday life, but is also a symbol of a mature and progressing society. However, little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complex relationship between science and media. This study attempts to build a conceptual model to describe how individuals deal with scientific information. The way of building this model is primarily by reviewing the current scientific media reports and their related literature. Following this model, this paper then was able to construct four dimensions of science communication for future studies. These four dimensions are media, science, audience and society.

參考文獻


王怡琄(2009)。大學生對科學新聞報導之理解與詮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王超群、韓國棟(2006 年2 月13 日)。〈144 所學校受害 電磁波圍攻逾萬學生〉,《中國時報》,A1 版
王道環(2006)。閱讀類型回顧 科普:期許科普出版,邁步向前。誠品好讀月報。62,104-107。
王憶萍(2005)。科博館簡訊科普文章內容分析及教師閱讀偏好之研究。臺中師範學院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班。
王儷靜、方念萱(2004 年11 月2 日)。〈是新聞或戲劇?〉,《中國時報》,A15 版

被引用紀錄


吳景達(2022)。自然科學博物館高中生環境議題探究與實作學習方案發展之研究〔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5/NTNU202205643
林莉婷(2019)。科學傳播從業人員對社會性科學議題看法之研究 – 以食品安全議題為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904089
黃思嘉(2018)。科普訊息圖文設計對不同認知風格大專校院生閱讀理解之影響〔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800114
林立婉(2013)。報紙新聞中的「電磁波」──科技風險取向的分析〔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3.02970
黃俊儒(2015)。你讀到什麼科學?-科學新聞閱讀回憶診斷工具發展與評析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0(2),139-166。https://doi.org/10.6209/JORIES.2015.60(2).05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