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3.145.60.29
  • 學位論文

「恐怖行動」刑事責任之研究

A Study on Criminal Responsibility for Terrorism

指導教授 : 黃榮堅

摘要


911之後的國際間瀰漫著一股濃烈的反恐思想,許多策略的制定都以反恐作其理由,雖然沒有遭遇過如911般的恐怖攻擊,不過在這樣的反恐行動中臺灣也沒有缺席,在2003年行政院便通過反恐怖行動法草案。但是反觀國內對這個問題並沒有充分的討論,尤其是對於恐怖行動的刑罰評價認定的研究更是付之闕如,而因此有對這些問題加以認識的必要。 本文試圖先對「恐怖主義」的概念本身做更深一層的了解,首先對於恐怖主義的定義,使用這種手段的原因,以及恐怖行動所造成的影響做較深入的討論。在第二章有關恐怖主義的定義問題討論之後可以發現,因為價值觀以及立場的不同﹝不論是國家和國家之間,或者是統治者和被統治者之間﹞,「恐怖主義」一詞並無法被精確地定義,使其與相關概念如:游擊戰爭、暴力犯罪之間劃分界線模糊甚而相互重疊,因此在相應政策制定會形成困難,也留給政策制定者很大的操作及詮釋空間。而國際政經局勢的變化﹝如二次大戰後的反殖民政府及國家分離運動﹞,以及科技通訊的發展,形成恐怖主義行動的發展起點,亦使得恐怖行動逐漸邁向多樣化及跨國合作的模式。透過相關問題的討論以後我們可以發現,恐怖主義並非一個距離我們遙遠的概念,而防制制度的設計更要考慮到其定義的相對性,以避免國家權力的分配不均。 在對於什麼「東西」是恐怖主義有了初步的認識之後,基於要解決一個問題,要先了解該問題的成因才能對症下藥的觀念下,之後便接著討論形成恐怖主義的原因,並且討論恐怖主義所帶來的影響究竟為何,以求了解法秩序對於這樣的行為究竟該有怎樣的回應。不過在與一般犯罪行為相比較之後發現,恐怖主義對社會秩序所產生的特別的影響,只在於其行為所展示的意識型態的差異。 由於我國境內沒有發生過恐怖攻擊事件,對於此類事件的政策制定需仰賴外國經驗為參考,因此在第四章,對反恐問題有相當經驗及完備因應法制的英國、德國和美國的反恐法律制度為了解。在這些反恐法制的立法例中我們可以觀察到,因為對恐怖份子定位的不明確,造成刑事政策制定上的紛雜。不過大致的走向都是在程序法上大幅提前政府得以介入人民生活的方向,而在實體法上,則走向處罰的前置化跟重刑化的趨勢。 但是對恐怖行動為前置化和重刑化的處罰,究竟有無其實體法上的必要性是必須加以檢討的癥結。前置化的處罰主要體現在預備犯的立法模式,而既然同樣是在刑法的架構下討論行為處罰的正當性,便需要使用相同的標準,並且在同樣的客觀行為的前提下,不會造成因果關係流程不一樣的變化。所以處罰恐怖行動預備行為的問題就在於,是否因為出於恐怖主義目的的預備行為,跟其他犯罪的預備行為不同,而對法益侵害的因果關係流程有無法認識或控制的影響。不過既然在前面的討論得到恐怖行動對於法益的侵害與一般犯罪相較,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唯一的差別點只在於恐怖行動所顯示出的不同意識型態的表達,這種特定的動機目的,固然是行為人主觀上堅定自己行為的力量,但是這種對行為實行的堅定信念,與下定決心要犯罪的行為人相較,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因此這也不足以作為否定個別行為人在恐怖主義動機下的準備行為之後,對法益侵害因果流程加以變更的可能,如此一來,也就沒有另立標準的理由。 就加重處罰的立法方向來說,對於行為該當處罰的輕重程度,必須以法益侵害大小為原則,再搭配行為人的責任相平衡而定。恐怖行動並沒有造成更近一步的法益侵害,法益的侵害並不會因為特殊意圖而加深,個別的法益如果遭到侵害就是遭到侵害了,這樣的侵害並不會因為因為特定意圖的存在而有不同,因此缺乏加重處罰的基礎。在草案的設計上,我們可以發現對於恐怖行動的處罰類型,在現行法當中都已經有所規範,再加上對於前置化和加重處罰的必要性檢討,已經得到否定的答案,那麼,對於恐怖行動的實體刑罰,只要在現行法制下就可處理,就欠缺另為特別法規範的必要。 對於恐怖主義的問題,Jakobs提出了敵人刑法 (Feindstrafrecht) 的理論來專門處理對恐怖份子處罰的問題。不過敵人刑法在前提上,與法治國思想、多元價值觀的社會現實相衝突,在整體法體系的定位當中也不夠明確,再加上該理論的區分標準模糊,又有復辟行為人刑法思想的疑慮,也欠缺實際操作的可能性,因此並沒有引用敵人刑法概念作為反恐立法的裡論依據。

並列摘要


After September 11, 2001 attacks, strategies worldwide are designed in the name of anti-terrorism. Although no terrorism attacks had happened in Taiwan, Taiwan government passed a draft of anti-terrorism law yet without adequate discussion. This thesis will start with the definition of terrorism. After the discussion on the definition of terrorism in chapter two, we realize that due to the differences underlying value systems and backgrounds, it is difficult to define one and only definition of terrorism. Many confound guerilla, crime of violence with terrorism, and causing lots of problem as well as creating room for manipulating in the making of anti-terrorism strategies. Chapter three introduces the reason why people choose this method to express themselves and the impact of terrorism will be discussed, so that we shall have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how to deter this kind of threat. Lack of experience with anti-terrorism, it is necessary for us to consult the stipulation of anti-terrorism in other counties. In chapter four the anti-terrorism law in UK, Germany and USA will b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to figure out the tendency of anti-terrorism strategy. After studying the tendency of anti-terrorism legislation, we found two trends noteworthy: the advanced punishment of terrorism-related actions, especially the preparations of related actions, and the increase of penalty to crimes of terrorism. It is essential to clarify whether these stipulations are legitimate or not before legislating. However the criminal theory is against these two trends. For there is no crucial difference between terrorism actions and other crimes, there is no need to apply other criterion to decide which actions should be punished. As to the increase of penalty, compared to other crimes terrorism actions do not generate further or additional victim Interests which deserve protection by criminal law. Therefore there is no reason to increase the penalty. Instead of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law theory, professor Jakobs brought up a new criminal law theory aiming at Terrorism – “criminal law for enemy (Feindstrafrecht)”. With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heory’s presupposition and the existing state of society, the obscurity problem of its positioning in whole legal construction and the slight possibility of practice due to its ambiguous criterion, there is no urgent need to adopt this theory.

參考文獻


3. 吳兆琰,〈美國愛國者法案施行兩年之檢討〉,科技法律透析,第15卷第11期,2003年11月
5. 李佳玟,〈台灣反恐怖行動法制之研究〉,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NSC93-2414-H-006-004-
10. 侯崇文,〈社會失序、自我保護與害怕犯罪〉,犯罪學期刊,第一期,1995年7月
14. 陳以定,〈冷戰後恐怖主義新特徵〉,海峽評論,第133期,2002年1月
19. 臧國仁,〈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三集,1998年12月

被引用紀錄


周靖安(2017)。犯罪結社罪之可罰性基礎及解釋策略〔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703841
黃正芳(2014)。我國國土安全應變體系之研究-以緊急應變為中心〔博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4.10888
林尚儒(2011)。論洗錢罪之保護法益〔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11.00459
林琬珊(2008)。論罪刑法定主義之社會機能 —一個法律權力的反抗性論述〔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2/NTU.2008.02617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