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3.59.100.42
  • 學位論文

明華園歌仔戲團《蓬萊大仙》之音樂研究

指導教授 : 呂錘寬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論文係藉「明華園歌仔戲團」最具代表性之劇目《蓬萊大仙》做為研究對象。1987年兩廳院啟用典禮及2007年兩廳院二十週年慶等系列演出活動中,明華園皆受邀演出,而且在這重要的兩場演出中,明華園皆推出《蓬萊大仙》,足見此劇受到明華園的重視。然而二十年期間《蓬萊大仙》在臺灣各地及海外多次演出,為縮小研究範圍,本研究乃聚焦在兩廳院開幕(1987,國家戲劇院,內台)及兩廳院二十週年慶(2007,兩廳院廣場,外台)演出版本進行分析、比較、研究。全文除序論及結論外,共分四章論述。 「序論」闡述筆者之研究動機、目的、明華園歌仔戲團概述、以明華園為研究主體之相關研究、文獻探討及研究方法。 第一章論述「《蓬萊大仙》製作緣起」,探討1987年及2007年兩個演出版本,分別從歷史回顧及歷史意義;「內台」歌子戲及「外台」歌子戲不同的舞台演出形式加以探討,並將塵封20年的檔案資料重新審視及分析,有助於掌握兩演出版本在形式上及相關之差異性。 第二章「《蓬萊大仙》之戲曲結構」,其中除了對整齣戲劇情節介紹外,另從李玄寄身瘸腿乞丐身上「借屍還魂」,成為李鐵拐形象的故事,對李鐵拐何時出現在八仙名單中亦有所歸納整理,並針對「借屍還魂」之相關典故進行版本分析比較。 第三章「《蓬萊大仙》演出之分析」,分別從腳色、身段、舞台特效、服裝道具等戲劇元素進行兩演出版本(1987年、2007年)之探究、比較。本文並針對劇中腳色「青牛」以動物的形象在劇中出現,對此劇所造成的影響?若少了青牛的動物形象出現,此劇的戲劇張力是否會因此減弱?期從美學的觀點進行剖析。 第四章「《蓬萊大仙》之音樂分析」,本章將分成三個段落:分別是曲調分析、後場樂及創作曲調在本劇中的運用等三個部分。第一節「曲調分析」探究劇中各曲調之時代背景、特色及在本劇中之演唱時機,兩演出版本變與不變之演唱曲調呈現。第二節「後場樂在本劇中之運用」,將全劇的背景音樂、串場樂及鑼鼓樂在劇中使用時機加以說明;另從伴奏樂器的運用,探討現今歌子戲傳統樂器被現代國樂器所取代並且還有西方樂器的加入,這樣的轉變是否為歌子戲精緻化所導致?文場樂因國樂化趨勢,讓歌子戲音樂導致了一些現象產生。如:音樂設計的專業分工、定腔定譜等趨勢的產生、依據戲劇情節之專屬曲調及音樂設計。將針對此三種現象分別加以說明。第三節「創作曲調的運用」及對本劇的意義為何?亦有詳細分析探討。 「結論」則說明本論文之研究,針對《蓬萊大仙》劇中之人物、舞台、音樂等藝術呈現進行歸納總結,作全面性的論述及對歌子戲未來之期許。

關鍵字

歌子戲 明華園 蓬萊大仙

參考文獻


明華園歌仔戲團:《蓬萊大仙》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表演藝術圖書館。(1987,VCD)
《濟公活佛─雪狐情》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表演藝術圖書館
《劉全進瓜》 (2006,DVD)
1981 《變革與創新》。臺北市:幼獅出版社。
1982 《台灣歌仔戲音樂》。臺北市:百科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被引用紀錄


周瑛芬(2011)。明華園之組織發展與展演活動管理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北藝術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835/TNUA.2011.00142
劉嫻芳(2012)。國民中學藝術與人文學習領域教科書歌仔戲教材之內容分析研究〔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1-1610201315273530
黃雅琪(2016)。孫翠鳳演藝歷程與表演藝術之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35-1901201715432621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