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探討的是九年一貫國語文第三階段教科書之研究,主要採用歷史研究法及內容分析法,針對國中九十四學年度審定本國語文教科書,包括南一版、康軒版及翰林版,進行一綱多本的內容分析,並與國立編譯館編輯發行之最後一版國中國文課本(即部編本)互相參照、比較,從中探討各版間所存在的差異,期能將分析結果提供國文教師及相關單位,作為今後教材編寫、選用或教師進行國語文教學時的參考。 經歸納研究結果,得到以下的結論: 壹、在國語文教科書的分析方面:藉由各年級單元主題的分布、文章體裁比例、語文常識的安排、和能力指標、基本能力的對應、重大議題的融入等情形及統計,檢視審定本各版的課程設計是否符合課程綱要的理想,落實九年一貫的精神。主要發現如下: 一、審定本單元主題的規劃符合九年一貫課程統整的精神,主題類別多元化,取材內容生活化,能兼顧鄉土性及世界性,以因應社會價值觀的變遷和多元化的趨勢,進而提昇學生的文化素養,陶冶健全人格 二、審定本課文體裁的比例、語文常識的安排,大致符合課程綱要的規定 三、審定本教科書的內容,大致能掌握九年一貫分段能力指標,以培養學生帶得走的基本能力為主 四、審定本能因應時代趨勢,反映當前社會關注的重大議題 貳、在國語文教科書的比較方面:藉由外延問題及體例內涵兩方面比較國中國文部編本與審定本教科書,發現如下: 一、審定本講授教材的份量明顯低於部編本 二、審定本與部編本課文體裁比例維持一致,所選範文均以白話文居多 三、審定本的編排體例較部編本豐富、多元 四、審定本語文常識的編排及訓練重點較能迎合時代潮流及趨勢,以培養實用的語文能力為主 五、審定本較部編本著重修辭的活用與練習,以達到語文教學的目的 綜合以上所述,發現九年一貫國語文第三階段審定本教科書內容大致都能掌握課程綱要之要求,落實九年一貫的精神,題材多元、開放,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教材內容既有本國文化的薰陶,又有宏觀的國際視野,兼顧思想品德的薰陶和人文精神的培養,期望學生在教材本身的學習過程中,能靈活運用語文能力。整體而言,擺脫傳統思維,以體現九年一貫課程改革的理想,是審定本尤其值得肯定之處。 在教科書開放審定之後,因各版本所選不同,讓教師教學時有更多參酌、選取的材料,所以未來教師必須培養分析教材的能力,以因應教科書取材面向廣泛的趨勢。期望透過本研究對九年一貫國語文第三階段教科書的分析、比較,能提供國文教師及相關單位,作為今後教材編寫、選用或進行國語文教學時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