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過您的圖書館登入
IP:18.216.34.146
  • 學位論文

外籍配偶國小學童學校生活適應相關研究

A Study of Adaptation to School Life in Elementary Schoolchildren of Foreign Spouses

指導教授 : 張清富
若您是本文的作者,可授權文章由華藝線上圖書館中協助推廣。

摘要


本研究主要的目的在探討,影響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校生活適應之因素,研究樣本取自教育部統計處於2005年所調查的「外籍配偶就讀國小子女學習及生活意向調查報告」之原始資料,樣本範圍涵蓋整個臺閩地區,包括金門縣和連江縣,樣本個數為配合研究目的稍作調整後,所剩有效樣本共6,941位。 經文獻檢閱並配合研究目的,提出以下三個研究假設: 一、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對外籍配偶子女獲得課業關注有顯著影響。 二、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的外籍配偶子女,透過課業關注這個中介變項,影響其學業表現。 三、不同個人背景變項及家庭背景變項的外籍配偶子女,透過課業關注及學業表現兩中介變項,影響其學校生活適應。 經統計分析結果,獲得以下主要結論: 本研究的三個假設獲得了一定程度的支持,即不同背景變項會影響外籍配偶子女獲得不同的課業關注,而課業關注再影響學業表現,學業表現又進一步影響學校生活適應。 另一方面,從統計結果中我們發現雖然女生獲得的課業關注少於男生,但其學業表現及學校生活適應均優於男生;外籍配偶子女依年級的遞增,所獲得的課業關注則遞減,學業表現也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遞減,但學校生活適應卻隨著年級的升高而提升;認知功能和語言發展對學業表現具有首要的影響力,對學校生活適應也具有影響力;外籍家長的教育程度和語言溝通能力對學業表現和學校生活適應雖然都不是主要的影響因素,但卻持續具有影響力;在家境狀況方面,可以發現從「富裕」、「小康」到「清寒」,其子女所獲得的課業關注,及其子女的學業表現和學校生活適應也隨著家庭經濟狀況而有遞減的趨勢。

參考文獻


巫有鎰,1999,<影響國小學生學業成就的因果機制──以臺北市和臺東縣做比較>。《臺灣師大教育研究集刊》43:213-242。
吳佳蓉,2003,<隔代教養學生與非隔代教養學生學校生活適應之比較>。《花蓮師院學報》16:109-133。
夏曉娟,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雜誌社出版。
張秋雯,2006,《國小學童生活適應及相關因素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教育研究所。
黃志銘,2007,《南投縣國民中學東南亞新移民子女在校生活適應探討》。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被引用紀錄


陳河女(2015)。國小高年級新移民子女知覺父母生涯期望與生涯覺察相關研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5.00067
謝燕鈴(2011)。青少年階段新台灣之子的學習狀況之探究〔碩士論文,國立屏東科技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doi.org/10.6346/NPUST.2011.00236
劉盈芳(2011)。學校依附感與教師支持〔碩士論文,國立臺北大學〕。華藝線上圖書館。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U0023-1507201115234900

延伸閱讀